[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3409.5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柱;张晋;于恩;孙双印;郑晓军;田成;李磊;单为春;孟庆晓;徐淑涛;王志波;冯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3/04 | 分类号: | B21B4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盘式冷床支撑机构,具体是一种自润滑托辊。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厚板生产中,钢板出矫直机后温度仍旧很高,通常在550℃。为了防止矫直后的热态钢板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变形,钢板需要在冷床上尽可能冷却至规定的室温。托辊是辊盘式冷床的主要支撑构件。在高温环境中润滑油脂会结碳堵塞润滑通道,导致托辊内部的轴承无法得到充足的润滑,影响托辊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自润滑托辊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润滑托辊,包括辊轴和辊轮,所述辊轮可转动的套设在辊轴外部,所述辊轴的外圆面上与辊轮对应的部分设有多个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镶嵌有润滑石墨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容置孔由辊轴的轴心向外部辐射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容置孔沿辊轴的轴线分为两排布置,容置孔为盲孔并且开口向上,容置孔的轴线与辊轴中心垂线的夹角为40度。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石墨棒的上端始终处于辊轮与辊轴摩擦的受力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 所述辊轴上设有定位轴肩并且安装有弹性挡圈,所述辊轮位于定位轴肩和弹性挡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 所述弹性挡圈和辊轮之间设有耐磨挡圈,防止辊轮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 所述辊轴的外圆面上设有润滑油槽,辊轴内部设有与润滑油槽连通的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的注油口设在辊轴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润滑油道的注油口处设有内螺纹,用来与注油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辊轮上设有多个减重吊装孔,一是减轻辊轮的重量,二是便于吊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辊轴的两端截面为U形,与辊盘式冷床的安装孔形状匹配,便于安装定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自润滑托辊的有益效果为:当辊轮相对辊轴转动时,石墨棒被磨损形成石墨粉对辊轮的中心孔和辊轴的外圆面进行润滑,石墨粉在高温环境下状态稳定,不会影响润滑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磨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润滑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 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2B向的剖视图。
图中:1、辊轴,2、辊轮,3、容置孔,4、润滑石墨棒,5、定位轴肩,6、弹性挡圈,7、耐磨挡圈,8、润滑油槽,9、润滑油道,10、减重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自润滑托辊,包括辊轴1和辊轮2,所述辊轮2可转动的套设在辊轴1外部并且通过定位轴肩5、耐磨挡圈7和弹性挡圈6定位;所述辊轴1的外圆面上设有润滑油槽8,辊轴1内部设有与润滑油槽8连通的润滑油道9,所述润滑油道9的注油口设在辊轴1的端部并且设有内螺纹;所述辊轴1的两端截面为U形;所述辊轮2上设有多个减重吊装孔10;所述辊轴1的外圆面上与辊轮2对应的部分设有多个容置孔3,所述容置孔3由辊轴1的轴心向外部辐射布置,容置孔3沿辊轴1的轴线分为两排布置,容置孔3为盲孔并且开口向上,容置孔3的轴线与辊轴1中心垂线的夹角为40度,所述容置孔3内镶嵌有润滑石墨棒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鳞机除鳞集管
- 下一篇:易拆装灯具悬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