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整体叶轮快速高重复性定位精度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3439.6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刚;吕博鑫;吴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整体 叶轮 快速 重复性 定位 精度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叶轮数控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整体叶轮铣削制造工艺过程中可实现提高快速高重复定位精度的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体叶轮系零件在高端制造业、高尖端医疗器械、重型机械装备等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伴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D/CAM软件的发展,整体叶轮零件的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类叶轮的叶片最薄处尺寸≤1mm,由于其复杂的结构特点,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正反两次甚至多次定位装夹才能实现零件在同一个毛坯上整体机加而成。多次装夹导致精加工后正、反面叶片分布的位置度、同轴度,叶片等分精度超差严重,最终导致叶轮动平衡性能差,从而影响部件整体的工作状态。
另外,传统的定位装夹方式装夹不稳定且效率低下,易造成零件报废,不适宜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避免以上所述的加工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整体叶轮快速高重复性定位精度的工装,在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平台上安装一个自制工装,该工装通过与叶轮叶片数目相等的凹槽和芯轴进行轴向及角向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整体叶轮快速高重复性定位精度的工装,包括工装底座、芯轴,工装底座中间配合连接芯轴,所述工装底座装夹面上设置用于叶轮叶片角向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数量与叶轮叶片数目相等,工装底座装夹面中间设置一圈防干涉槽,使定位槽分成内定位槽和外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的宽度大于叶片宽度0.02~0.2mm,深度为0.5~20mm。所述防干涉槽的宽度为定位槽长度的1/3~2/3,深度尺寸为定位槽深度的1.2~2倍,底部设置R=0.5~10mm的倒圆角。所述内定位槽长度为外定位槽长度的1/3~2/3,在定位槽的各边倒45°~60°尺寸为0.2~1mm的斜角。所述工装底座中心精铣有一个Ф6~Ф20找正用的基准孔,孔口倒30°尺寸为1~2mm的斜角;所述工装底座(5)的X轴轴线上精铣一条宽度3~10mm,深3~12mm工装X向找正槽,槽口倒斜角,槽底倒R=0.5~8mm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同传统定位装夹方式相比,在数控加工中心上安装一个定位装夹工装,仅需将工装同心度、平面度校准找正,即可开始进行零件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对零件进行二次找正,提高了加工效率;工装靠凹槽和芯轴对零件进行定位,叶片与凹槽接触无间隙,提高了正反两端叶片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叶片等分精度和叶轮动平衡性能满足技术文件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叶轮零件示意图;
图2是定位工装示意图;
图3是工装底座的俯视图;
图4 是工装底座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工装装夹零件的剖面图。
图中:A.内定位槽,C.外定位槽,D.防干涉槽,E.倒角,F.工装找正槽,G.工装基准孔,R.槽底倒圆角,d.定位槽宽度,1.螺母,2.垫片,3.芯轴,4.整体叶轮零件,5.夹具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是加工如图1所示的整体叶轮零件,整体叶轮零件的高度H=39mm,最大直径为Dmax=Φ108mm,叶轮轮毂的正反两面均有叶片需要加工,叶轮正面进口直径为D进1=Φ41.6mm,正面进口端叶片高度H进1=12.5mm,正面出口端叶片高度H出1=5.7mm,反面进口直径为D进2=Φ18.8mm,反面进口端叶片高度H进2=10.7mm,反面出口端叶片高度H出2=2mm叶片厚度最薄处δmin=1mm,相邻叶片间最小距离lmin=3mm,叶轮圆周分布叶片数量正反面各为12片。
如3、4图所示,使用调质后的45号钢棒料精制工装底座。棒料精铣平面及外圆并钻Ф10轴孔,用丝锥攻M1.5内螺纹。平面上铣均布的12个定位槽,定位槽宽d大于叶片厚度0.1mm,深度为1mm。根据叶轮叶片形状,定位槽总长度为14mm。在底座平面上铣一圈防干涉槽D,防干涉槽D将定位槽分为内定位槽A和外定位槽C,防干涉槽D槽深2mm,宽4.5mm,槽底部倒R=0.5mm圆角。内定位槽A长度为3mm,外定位槽C长度为6.5mm。定位槽的各边设置0.2mm45°的倒斜角E,便于零件装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