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4915.6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叶俊学;王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1.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控制开关、位于基座内的第一堵珠、安装在第一堵珠与基座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储液腔、回液腔、连通腔、连通回液腔与连通腔之间的第一连通口、连通连通腔与储液腔之间的第二连通口;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二连通口的开闭以使连通腔与储液腔处于导通或阻断状态;所述第一堵珠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在封堵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堵珠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一连通口完全敞开以使回液腔的液体通过第一连通口流向连通腔;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在基座的连通口部上,所述第一堵珠位于封堵位置时封堵第一连通口的部分区域并与连通口部的内壁之间配合形成通液间隙;所述通液间隙连通回液腔与连通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位于基座内的第二堵珠、阀杆;所述阀杆用于抵顶第二堵珠使第二堵珠保持在闭合第二连通口的闭合位置上;该阀杆螺纹连接在基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其中一端位于连通腔内,另一端抵顶于第一堵珠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珠在弹性元件的弹力和来自于回液腔的液体的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可在封堵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位置位于回液腔邻近第一连通口的一端内;回液腔的该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堵珠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用于对第一堵珠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为从封堵位置指向开启位置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珠位于封堵位置时与连通口部的内壁之间配合形成若干条通液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49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改进结构的升降吊车
- 下一篇: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吊装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