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聚热罩的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5755.7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灵浩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7/88;B29C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聚热罩 柔性 压延 薄膜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薄膜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机以及手机市场的急速发展,使得对高技术含量的薄膜的需求量激增。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的薄膜主要由三醋酸纤维TAC、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或其他高科技塑料材料制成。这些薄膜的生产都需要用到柔性压延工艺。在该工艺中,膜片的成型公差不依赖于两个刚性的辊筒表面来校准和整平,而是依据模唇的间隙来调整膜片的公差,膜片最终的外观品质大大高于多辊压延工艺和单面流延工艺;塑化挤出的热熔态均质熔体受滚筒和柔性钢带的共同作用,从而使最终膜片的两个面均可获得良好的表面光学性能;
但是现有的柔性压延工艺中,熔体从模头唇口流出后横向两侧边会向内收缩,产生所谓缩颈的现象,这种现象现有设备中都是通过切边装置来解决的,这样就会浪费一部分原材料,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聚热罩的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在气隙两侧设置了一对能将热量反射到薄膜边部的聚热罩,通过聚热罩的保温作用,实现了对薄膜边部的补热,消除了薄膜刚挤出时因边缘温降产生的缩颈效应,使得薄膜边缘不会增厚,无需再进行切边,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带聚热罩的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包括挤出模头、压光带、压延辊、冷却辊、电晕装置、牵伸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压光带设置在挤出模头的下方,压光带接触线与挤出模头唇口之间留有一定的气隙,所述压延辊压靠在压光带上;以薄膜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压延辊与压光带的接触面位于压光带接触线的下游,所述压延辊的下游顺次设置冷却辊、电晕装置、牵伸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气隙两侧设置有一对聚热罩,所述聚热罩罩住薄膜的边部。
所述聚热罩为半球形。。
所述挤出模头安装在升降机构上。
所述的压光带为镜面抛光不锈钢带。
所述气隙的高度为50~150mm。
所述冷却辊为表面镀铬的钢辊。
本实用新型带聚热罩的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在气隙两侧设置了一对能将热量反射到薄膜边部的聚热罩,通过聚热罩的保温作用,实现了对薄膜边部的补热,消除了薄膜刚挤出时因边缘温降产生的缩颈效应,使得薄膜边缘不会增厚,无需再进行切边,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聚热罩的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隙区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挤出模头、2压光带、3压延辊、4冷却辊、5电晕装置、6牵伸装置、7聚热罩、8收卷装置、9气隙、10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带聚热罩的柔性压延薄膜制备装置,包括挤出模头1、压光带2、压延辊3、冷却辊4、电晕装置5、牵伸装置6和收卷装置8,所述压光带2设置在挤出模头1的下方,压光带2与熔融态树脂首先接触的接触线与挤出模头1唇口之间留有一定的气隙9;所述压延辊3压靠在压光带2上;以薄膜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所述压延辊3与压光带2的接触面位于压光带2接触线的下游,所述压延辊3的下游顺次设置冷却辊4、电晕装置5、牵伸装置6和收卷装置8;所述气隙9两侧设置有一对聚热罩7,所述聚热罩7罩住薄膜的边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热罩7为半球形,聚热罩7内壁涂覆有一层反射热辐射的涂料,将薄膜散失的热量反射到薄膜10的边部,通过对薄膜10两侧边补热,消除边缘温降,避免了颈缩增厚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光带2为镜面抛光不锈钢带,要求接头处公差小,表面细腻,在300℃工作时变形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隙9的大小与对薄膜的性能需求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气隙愈大,树脂熔体表面氧化程度愈高,树脂的黏结力愈大,结构强度越好,但不容易得到均匀的较薄薄膜,作为优选,所述气隙9的高度为50~150mm;为了实现气隙9的大小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出模头1安装在升降机构上。
冷却辊4作用是将熔融薄膜的热量带走,冷却辊的表面状况几乎决定了薄膜制品的透明性,需要表面光滑,给予复合产品良好的透明性、光泽度,爽滑性及耐粘连性,并具有良好的剥离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选用表面镀铬的钢辊作为冷却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灵浩,未经王灵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5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