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接极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7407.3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友;尹存奎;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对接极耳。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芯主要由极片、隔膜、电解液、以及极耳、外包装组成,其中该隔膜间隔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极耳焊接在极片上以作为锂离子电芯对外的集流导体对外输出电流。
通常,在锂离子电芯中,正极耳、负极耳并排设置在电芯的宽度方向的同一端面,正极耳为铝带,负极耳为铜带,所有单体电芯的正极极耳焊接在正极集流片上,所有的负极极耳焊接在负极集流片上。集流片为铝制片体,在焊接铜制极耳时存在焊接不牢甚至无法焊接的问题,只能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极大地增加了加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采用铆接方式固定的铜制极耳还存在点接触的缺陷,无法保证极耳与集流片的接触面积,也就无法满足电池组的大电流通过的能力,甚至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造成接触面发热引起更严重的故障。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对集流片进行铜铝复合的改造来达到同时焊接铝制极耳和铜制极耳的技术方案,或者通过现有复合手段将铝片和铜片拼接成一整片极耳,保证焊接到集流片上的极耳为同种材料。但是,上述两种方案的成本过高,后者的极耳强度也难以保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推广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接极耳,包括数片铝箔和数片铜箔,所述对接极耳分为三段,分别是铝箔叠堆、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以及铜箔叠堆,所述铜箔层数为m,铝箔层数为n,n和m为整数且满足m-1≤n≤m+1,所述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的压缩率为50%至80%,经过压缩之后的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并小于等于0.5mm。
优选地,数片铝箔和数片铜箔互相间隔堆叠在一起形成交错层叠的箔堆,使得对接极耳分为三段,分别是铝箔叠堆、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以及铜箔叠堆,而后将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压缩为厚度大于等于0.2mm并小于等于0.5mm,压缩率为50%至80%。
优选地,所述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在真空、480℃至520℃的条件之下(500℃±20℃)压缩,经过65%至75%的压缩率之后将箔堆压制成薄片,压缩之后的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并小于等于0.5mm,保证制成极耳之后焊接在集流片上的牢固性,增加对接极耳与集流片的接触面积,层叠结构也能保证对接极耳的拉伸强度,在真空条件下压缩能避免金属箔片与空气接触而发生的氧化。
作为优选,所述铝箔和铜箔间隔叠堆经过压缩之后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并小于等于 0.25mm。
作为优选,所述铝箔间隔叠堆的压缩率为70%。
对堆叠之后的铝箔、铜箔进行70%压缩率的压延能够将铝箔和铜箔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能保证制成集流片之后的拉伸强度。
铜箔层数为m,铝箔层数为n,优选n=m+1,制成对接极耳之后,包裹在外表面的铝箔能够容易地焊接在集流片上;在真空条件下压缩之后的铝箔间隔叠堆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并小于等于0.25mm,使得对接极耳能够满足电池的大电流通过能力,避免极片发热,且采用小于等于0.25mm的厚度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设备和电芯的规格。
作为优选,所述铜箔的厚度选自10μm至100μm,所述铝箔的厚度选自10μm至100μm。
铜箔的厚度选自10μm至100μm,铝箔的厚度选自10μm至100μm,铜箔与铝箔的厚度相同不是必要条件,过薄的铜箔或者铝箔难以保证其强度,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开裂,次品率较高,堆叠层数过多也增加了加工难度。
铜箔和铝箔的厚度过大会使得堆叠的层数过少,难以保证其结合强度,特别是成组之后的电池组中,单体电芯的极耳与电池组的集流片焊接之后极耳处于悬空状态,任何对电池组的震动或冲击都会牵拉极耳,容易导致极耳发生断裂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铜箔的厚度是50μm,所述铝箔的厚度是50μm。
选用厚度是50μm的铜箔和铝箔来制作集流片使得单片箔体的强度不至于太低,在进行压延操作的时候避免其发生开裂,又使得堆叠在一起的铜箔和铝箔层数较少,降低了制造难度,同时也能保证间隔堆叠在一起的铜箔和铝箔经过压延之后具备较强的拉伸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