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背升降腰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7466.0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耀全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背 升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靠背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椅背升降腰枕结构。
背景技术
人坐在座椅的过程中,尤其是长时间坐在座椅上,腰部负担大,腰部会酸痛,因此需要为座椅的靠背配置腰枕,但是目前大部分腰枕不可伸缩,无法根据需要来调节腰枕的凸出弧度,有些腰枕虽然可以调节凸出弧度,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腰枕的凸出弧度的椅背升降腰枕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椅背升降腰枕结构,包括椅背和腰枕,椅背的两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旋钮、驱动圆柱和变形板,
所述驱动圆柱的前端面为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的最高点设有定位凸起;
所述变形板的后端设有一个圆形的盲孔,盲孔的底面为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开有若干个凹槽;
所述旋钮的前端伸入椅背的通孔内,驱动圆柱的后端连接旋钮的前端,变形板的盲孔盖住驱动圆柱的前端,第一倾斜面顶着第二倾斜面,定位凸起伸入凹槽,变形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椅背上,腰枕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椅背上,变形板顶着腰枕。
所述第一倾斜面与地面的夹角为60-80°,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驱动圆柱与旋钮的连接方式为凸起插入孔的配合方式。
所述凸起为三棱柱、四棱柱或者六棱柱,孔为三角孔、方孔或者六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腰枕的凸出弧度的椅背升降腰枕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1、当腰枕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重合。如果需要腰枕往前凸起,则旋转旋钮,旋钮带动驱动圆柱旋转,第一倾斜面旋转顶开第二倾斜面,变形板的内侧往前变形,顶着腰枕往前凸起。
2、第一倾斜面的最高点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伸入第二倾斜面的凹槽,可以实现第一倾斜面的定位,当凹槽的个数越多,则腰枕往前凸起的档位就越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椅背升降腰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显示椅背的通孔,隐藏右边的驱动机构)
图2是图1隐藏靠背的结构图。(为了显示椅背的通孔,隐藏右边的驱动机构)
图3是图2的分解图。(为了显示椅背的通孔,隐藏右边的驱动机构)
图4是变形板的结构图。
图5是驱动圆柱的结构图。
图6是旋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的椅背升降腰枕结构,包括椅背1和腰枕2,椅背1的两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旋钮3、驱动圆柱4和变形板5,
驱动圆柱4的前端面为第一倾斜面6,第一倾斜面6的最高点设有定位凸起7;
变形板5的后端设有一个圆形的盲孔8,盲孔8的底面为第二倾斜面9,第二倾斜面9开有若4个凹槽10;
旋钮3的前端伸入椅背1的通孔11内,驱动圆柱4的后端连接旋钮3的前端,变形板5的盲孔8盖住驱动圆柱4的前端,第一倾斜面6顶着第二倾斜面9,定位凸起7伸入凹槽10,变形板5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椅背1上,腰枕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椅背1上,变形板5顶着腰枕2。
第一倾斜面6与地面的夹角为70°,第二倾斜面9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面6的倾斜角度相同。
驱动圆柱4与旋钮3的连接方式为凸起插入孔的配合方式,驱动圆柱4设有一个四棱柱凸起12,旋钮设有一个方孔13。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耀全,未经吴耀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吧台椅
- 下一篇:一种内衬欧松板的钢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