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移动陶质彩绘文物固定测绘的改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7634.6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容波;周铁;兰德省;黄飞翔;游莹洁;刘江卫;朱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主分类号: | B43L13/00 | 分类号: | B43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6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彩绘 文物 固定 测绘 改良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移动陶质彩绘文物固定测绘的改良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文物类型众多,器形多样,绘制图形虽要求一致,结果相同,但绘制方法、量取手段却不尽相同。书面的文字性绘图理论跟实际的具体的操作有很大出入。在面对文物绘图上的软件操作及仪器扫描等新的方式,纯粹的手工绘图在操作人员、测绘对象要求、测绘用时、图像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利弊。
发明内容
针对文物绘图过程中存在的文物摆放,测量方式方法,测绘用时,量取数值的准确等几个明显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移动陶质彩绘文物固定测绘的改良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可移动陶质彩绘文物固定测绘的改良工具,包括底盘、柱状尺和直尺,所述底盘两侧通过燕尾榫对称安装有柱状尺,两侧的柱状尺通过直尺相连,所述柱状尺正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直尺两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所述螺栓可在第一凹槽中上下滑动,所述直尺中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螺栓可在第二凹槽中左右滑动,所述直尺上通过十字向卡口设有两个深度靠尺,利用滑轨,可左右滑动,也可前后伸缩,见下图,
以便于测量文物表面宽窄不一、凹凸不平处,所述柱状尺通过一斜向金属板与所述底盘相连,所述斜向金属板一端安装有燕尾榫,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凹槽相连,可高低自由滑动,所述金属板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为3cm,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螺丝杆,所述螺丝杆顶端设有橡皮帽,用于向内顶固文物,所述底盘分为4片,每片宽10cm,再以合页连接,可折叠拆卸,以方便挪用,省去空间。
优选的,所述的底盘的尺寸为40×40cm,厚3cm。
优选的,所述的柱状尺的尺寸为3×3cm,高40cm。
优选的,所述的直尺的宽为2cm。
优选的,所述合页的长度为5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文物数值量取前的固定和固定后的测量两方面操作合二为一,使得测绘过程中文物放置更加安全和接近历史原貌,量取操作上更加方便准确。该工具在结构上采用伸缩和折叠的形式,底座采用木质材料,滑杆用不锈钢,适用于各种形态的可移动陶质彩绘文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后视图。
图5为图4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可移动陶质彩绘文物固定测绘的改良工具,包括底盘、柱状尺和直尺,所述底盘两侧通过燕尾榫对称安装有柱状尺,两侧的柱状尺通过直尺相连,所述柱状尺正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直尺两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所述螺栓可在第一凹槽中上下滑动,所述直尺中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螺栓可在第二凹槽中左右滑动,所述直尺上通过十字向卡口设有两个深度靠尺,可左右滑动,也可前后伸缩,以便于测量文物表面宽窄不一、凹凸不平处,所述柱状尺通过一斜向金属板与所述底盘相连,所述斜向金属板一端安装有燕尾榫,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凹槽相连,可高低自由滑动,所述金属板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为3cm,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螺丝杆,所述螺丝杆顶端设有橡皮帽,用于向内顶固文物,所述底盘分为4片,每片宽10cm,再以合页连接,可折叠拆卸,以方便挪用,省去空间。
所述的底盘的尺寸为40×40cm,厚3cm。
所述的柱状尺的尺寸为3×3cm,高40cm。
所述的直尺的宽为2cm。
所述合页的长度为5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未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