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7921.7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莆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及机车的电力供应系统,进一步而言,尤指一种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或机车等交通工具的电力供应系统主要由一发电机、一整流器及一启动电池组成,该整流器的输入端与该发电机电性连接,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该启动电池电性连接。
发电机运转产生交流电,交流电由整流器进行整流及滤波处理成为直流电,供应该启动电池的电力储存需求,启动电池主要是供应汽机车的启动马达运转所需电力,通过启动马达的运转继而启动汽车或机车的引擎运转,引擎的运转驱动前述发电机运转。
当启动电池蓄积的电力不足,导致启动马达无法运转或无法提供足以启动引擎的动力时,引擎无法被启动,此时,可将一外部电池与启动电池通过一救援线组电性连接,利用外部电池提供启动马达运转所需电力,启动引擎运转后,即可将外部电池移除,并将汽机车行驶至维修站进行检修,前述外部电池可以是另一辆汽车或机车的启动电池,亦可以是使用者预先置备并充分储电的备用电池。
然而,多数使用者并未事前置备了备用电池,纵然使用者置备了备用电池,亦常发生未能随车携带该备用电池的问题,即使该备用电池长期置于汽机车的行李厢内随车携带,又往往由于长期未使用,使得备用电池的储存电力逐渐散失,种种因素使得汽车或机车的启动电池无法有效启动引擎时,大部分的使用者无法利用备用电池自力救援,若未能及时获得外车的协助,使用者只能寻求商业的道路救援或徒步求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用于对汽车或机车的启动电池提供备援电力,提高汽车或机车于启动电池的电力不足时的自救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包含一基座、一输电线组、一蓄电池、一控制模块、一信号灯、一侦测回路及一升压模块,其中,该基座与该输电线组的一端相接,该输电线组的另一端与汽车或机车的启动电池的正/负极耦合,该蓄电池与该基座活接,该基座设一电连接端子,该蓄电池与该电连接端子耦接,该蓄电池用于对该启动电池放电,该输电线组及该电连接端子分别与该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蓄电池与该启动电池之间的电路通/断,该信号灯为至少能够发出蓝色的LED灯,用于显示该蓄电池的状态;
该侦测回路及该升压模块设于该基座内部,该控制模块、该信号灯及该电连接端子分别与该侦测回路电性连接,该侦测回路用于侦测该蓄电池的电压并控制该控制模块的通/断,以控制该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该升压模块与该控制模块及该电连接端子电性连接,该升压模块用于提升对该蓄电池充电的电压,以提高该启动电池充电的可靠度。
如前所述的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其中,该基座顶缘凹陷一陷槽,该蓄电池底缘嵌入该陷槽。
如前所述的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其中,该电连接端子设于该陷槽。
如前所述的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及该信号灯定位设于该基座。
如前所述的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及该信号灯分别通过一电力线与该基座连接,该控制模块及该信号灯分别设置于汽车的驾驶室或机车的面板。
如前所述的车用启动电池的备援装置,其中,该控制模块设有一无线信号接收器。
该启动电池无法工作时,该蓄电池提供电力进行自救,提高汽车或机车于该启动电池的电力不足时的自救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方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作动流程图,显示实施例一的待机模式。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陷槽;2-输电线组;3-蓄电池;4-控制模块;5-信号灯;6-侦测回路;7-升压模块;8-电连接端子;9-启动电池;11-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