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检测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168129.3 申请日: 2015-03-24
公开(公告)号: CN204439601U 公开(公告)日: 2015-07-01
发明(设计)人: 李宇亮;徐永胜;戴书琪;董婷婷;徐一丹 申请(专利权)人: 长安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B01D53/18
代理公司: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代理人: 李婷
地址: 710064 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 浓度 检测 处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监测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检测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为挥发性有机物。

VOC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使人产生头痛、咽痛与乏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有三类:(1)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物等;(2)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和生活及办公用品;(3)家用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人体排泄物等。而在化工工厂的生产中,造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缘由就是工业废气。工业废气造成的VOCs污染主要以苯和甲醛为主,而在PX工厂生产中,苯更是占据主要位置,剩余部分几乎为苯的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这类污染物多数为多致癌物质,均限制排放。若排放过度,则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更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但在我国,对环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起步较晚,而特意针对工业废气而产生的VOCs的研究及处理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其危害巨大,因此对其的研究、检测及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自动化强、同时兼检测和吸收双重功能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检测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检测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同轴套合在支撑杆上的分析室和吸收室,分析室对于周围的空气进行分析;当分析室给出的分析结果表明需要进行空气处理时,吸收室开放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挥发性废气吸收。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集气室和真空泵,集气室、真空泵和分析室三者依次连通;所述的集气室收集周围的空气,采集室为集气室提供集气的动力。

具体的,所述的集气室为圆环形的腔体,且在集气室的外周上设置多个集气孔,集气室的底面为圆锥形的弧面,在集气室的底部设置连通集气室内空间和采集室的出气管,出气管设置在集气室的圆锥形弧面的锥顶处。

更具体的,所述的分析室内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样口、氢气瓶、色谱柱和TCD检测器,进样口与真空泵连通,通过TCD检测器分析集气室收集的空气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收室为密闭的腔体且吸收室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沿吸收室的外周设置开关单元,开关单元打开时连通吸收室内的空间与周围的空气。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收室包括第一吸收室和第二吸收室,第二吸收室同轴嵌合在第一吸收室内,且第二吸收室的内环面上同轴连接套管,该套管能带动第二吸收室沿支撑杆的轴向移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单元沿吸收室的轴向设置,开关单元包括扇页和转轴,转轴能带动扇页进行旋转,通过转轴带动扇页进行旋转实现吸收室内的空间与周围空气的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将集气室、采集室、分析室和吸收室组合起来,针对PX工业废气而造成VOCs的污染进行处理,同时实现了气体检测和气体吸收处理,同时根据不同化工产业导致不同污染物为核心的VOCs污染,可更换处理物质,进行相对的处理;

(2)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吸收室结构的改进,使吸收室分成两级的吸收结构,在空气污染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仅通过一级吸收室进行处理;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通过一级和二级吸收室共同完成对空气污染的处理;

(3)本实用新型灵敏度高,制作成本低,采用二次吸收,加大了对空气的净化程度,便于化工厂工业废气造成的二次污染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气室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气室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集室和分析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吸收室的仰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集气室、101-集气孔、102-出气管、2-采集室、201-流量计、202-真空泵、203-针型阀、3-分析室、301-进样口、302-氢气瓶、303-色谱柱、304-TCD检测器、305-信号处理转化器、4-吸收室、401-第一吸收室、4010-开关单元、40101-扇页、40102-转轴、402-第二吸收室、4021-套管、5-支撑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8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