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体前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8692.0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1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雪;徐燕;孙思峰;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缸体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缸体前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轿车迅速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时,车辆的节油性能逐渐受到重视。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可以省油。传统的缸体前盖板均采用铝件铸造完成,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保证有效密封的塑料的缸体前盖板,它主要由耐高温塑料制成,结构强度高,既满足缸体的密封要求又降低了整体发动机的重量,节省发动机用油量,密封圈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脱落,金属限位套设有导向结构,便于装配,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缸体前盖板,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前盖板本体、密封圈和金属限位套构成,在前盖板本体的底面上靠近前盖板本体的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有沿前盖板本体外轮廓走向的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安装于环形槽中且其顶面高于环形槽的顶面,所述前盖板本体的底面上形成有闭合的环形筋,所述环形筋位于环形槽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环形筋所围成的区域内具有井字筋,所述井字筋在前盖板本体的底面上形成并与环形筋一体构成,所述前盖板本体的四角处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所述金属限位套安装于螺栓安装孔中,所述前盖板本体由耐高温塑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环形槽和密封圈的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具有倒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密封圈的两侧面上向外形成有用于防止密封圈从环形槽中脱落的限位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金属限位套的两端均为锥形且两端的锥度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密封圈由氟橡胶制成,所述金属限位套由20#钢制成,所述金属限位套外表面具有镀锌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主要由耐高温塑料制成,重量轻,结构强度高,能有效的保证密封,结构紧凑,既满足缸体的密封要求又降低了整体发动机的重量,节省发动机用油量,密封圈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脱落,金属限位套设有导向结构,便于装配,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的装配图;
图2: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图2底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缸体前盖板,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前盖板本体1、密封圈2和金属限位套3构成,在前盖板本体1的底面上靠近前盖板本体1的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有沿前盖板本体1外轮廓走向的环形槽7,所述密封圈2安装于环形槽7中且其顶面高于环形槽7的顶面,安装时,密封圈被压缩后和前盖板本体安装面平齐,所述前盖板本体1的底面上形成有闭合的环形筋4,所述环形筋4位于环形槽7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环形筋4所围成的区域内具有井字筋5,所述井字筋5在前盖板本体1的底面上形成并与环形筋4一体构成,所述环形筋4和井字筋5共同起提高缸体前盖板整体强度的作用,同时环形筋4还起着定位方便工人安装的作用,所述前盖板本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螺栓安装孔6,本实施例中螺栓安装孔6为四个,所述金属限位套3安装于螺栓安装孔6中,所述前盖板本体1由耐高温塑料制成,准确来说是由尼龙加玻纤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7和密封圈2的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环形槽7的底部具有倒角。
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密封圈2的两侧面上向外形成有用于防止密封圈2从环形槽7中脱落的限位筋8。
如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金属限位套3的两端均为锥形且两端的锥度相同,金属限位套3两端为锥形一方面可方便工人将金属限位套3装入螺栓安装孔6中,另外如此设计,安装时无需再区别金属限位套3的插入端,两端均可为插入端,可提高工作效率。
再进一步,所述密封圈2由氟橡胶制成,所述金属限位套3由20#钢制成,所述金属限位套外表面3具有镀锌层。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8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