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8921.9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2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永;张金陵;段李宏;梁卓海;张胜军;丁亚恒;赵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口 管防坠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矿井底板改造钻孔的下孔口管,尤其是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煤矿矿井的底板改造钻孔均为俯角孔,孔的倾角由十几度到几十度不等,每个孔下孔口管最多可达到数十根。在下管期间,受重力作用孔口管容易滑脱掉进钻孔内,打捞则费工费时。为了防止孔口管滑落到钻孔内,每下一根管均需一人用手按住,随着下管数量的递增则越来越难控制,且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所述的装置在下管期间置于钻孔口位置,将孔口管穿进该装置的控制环内,通过调整控制环上的控制螺栓来控制下管速度,解决过去大俯角钻孔下管及延接孔口管期间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效率低,易发生孔口管坠入孔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环、控制环座、横梁、滑筒、支撑杆、底座;控制环安装在控制环座上,控制环上设有控制螺栓;控制环座固定设置在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滑筒,滑筒活动套设在竖直放置的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设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的滑筒沿支撑杆上、下移动,横梁的高度通过滑筒的上、下移动来调节,横梁移动到预定高度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滑筒和支撑杆,保证滑筒与支撑杆稳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环底部的连接孔轴线与控制环座上的调节螺栓孔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控制环座上的调节螺栓孔轴线与横梁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控制环底部的连接孔所在平面与控制环环面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环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当调节到预定夹角角度后,调节螺栓调节固定控制环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螺栓均匀分布在控制环环形圆周面上,通过旋紧控制螺栓,使得穿入控制环内的孔口管有序下滑,然后延接另一根孔口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下管时间,增加了下管效率,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具体来说:
1、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功效,节省下管时间,过去1个钻孔下管,需要将2~3人配合操作,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程序繁琐,一般1个钻孔下管需要40~60分钟,使用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下管程序简单,单人即可操作,一般需要10~15分钟,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工作人员配合下管,人工控制孔口管下坠容易发生孔口管接头划伤手指、孔口管坠入孔内等安全事故,利用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下管操作简单,不用人力控制孔口管下坠,不会发生孔口管坠入孔内的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滑筒;4-固定螺栓;5-横梁;6-控制环座;7-控制环;8-调节螺栓;9-控制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孔口管防坠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环7、控制环座6、横梁5、滑筒3、支撑杆2、底座1;控制环7安装在控制环座6上,控制环7上设有控制螺栓9;控制环座6固定设置在横梁5上;横梁5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滑筒3,滑筒3活动套设在竖直放置的支撑杆2上;支撑杆2固定设在底座1上。
所述的滑筒3沿支撑杆2上、下移动,横梁5的高度通过滑筒3的上、下移动来调节,横梁5移动到预定高度,固定螺栓4固定连接滑筒3和支撑杆2,保证滑筒3与支撑杆2稳定连接。
所述的控制环7底部的连接孔轴线与控制环座6上的调节螺栓孔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控制环座6上的调节螺栓孔轴线与横梁5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控制环7底部的连接孔所在平面与控制环7环面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的控制环7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通过调节螺栓8来调节,当调节到预定夹角角度后,调节螺栓8固定控制环7的调节位置。
所述的控制螺栓9均匀分布在控制环7环形圆周面上,通过旋紧、放松控制螺栓9,使穿入控制环7内的孔口管有序下滑,然后延接另一根孔口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该装置的控制环可通过调节螺栓来调整倾角,通过支撑杆上的固定螺栓调节横梁高度,从而调节控制环高度,可适应不同俯角的钻孔下管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8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钻井排砂管线转向接头
- 下一篇:炮眼连续定位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