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的车把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9289.X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飞踏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B62J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4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车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把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车把套。
背景技术
电动车简而言之就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电动车分类电动车按类型分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电动车因省钱,省油而受人们喜欢。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成为非常有效的节能交通工具。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特别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出行便捷、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中短距离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在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地区颇受欢迎。随着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农村道路建设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扩大。
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收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
为人们骑行提供了方便,电动车的把手上通常套设在车把套,然而现有的车把套,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防汗作用,现有技术中虽推出了车把套筒与手臂套筒一体化结构的车把套,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炎热的夏天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汗作用。另外,现有的电动车的车把套不具有取暖的作用,需要制作不同规格的车把套以满足冬季和夏季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有利于使用者握持的具有良好透气性的电动车的车把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的车把套,包括车把套套体,所述车把套套体上间隔相同距离设有多组透气装置,每组所述透气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气孔,且多组所述透气装置的所述透气孔在车把套套体的轴向上形成为多排直线布置的结构;所述车把套套体的内外表面相对设有多个直线型的凹槽,所述多排直线布置的透气孔位于所述直线型的凹槽内。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把套套体的内部设有可通过电动车的车载电瓶取电的电加热装置,所述车把套套体上设有加热开关按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开关按键设在所述车把套套体的套口处。
其中,所述透气孔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把套套体上间隔相同距离设有多组透气装置,每组所述透气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气孔,且多组所述透气装置的所述透气孔在车把套套体的轴向上形成为多排直线布置的结构;所述车把套套体的内外表面相对设有多个直线型的凹槽,所述多排直线布置的透气孔位于所述直线型的凹槽内,可以有效地实现利用所述多组透气装置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解决由于手心出汗而导致手与车把套沾手的问题。
另外,所述车把套套体的内部设有可通过电动车的车载电瓶取电的电加热装置,所述车把套套体上设有加热开关按键,且可以通过由车载电瓶取电进行工作的加热装置对车把套进行一定温度的加热,使在冬天骑行时不会感觉冷,起到了加热保暖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车把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车把套的主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车把套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电动车的车把套,包括车把套套体1以及与所述车把套套体一体式制作的车把套的套口2,所述车把套套体上间隔相同距离设有多组透气装置,每组所述透气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气孔3,且多组所述透气装置的所述透气孔3在车把套套体1的轴向上形成为多排直线布置的结构;所述车把套套体1的内外表面相对设有多个直线型的凹槽,所述多排直线布置的透气孔位于所述直线型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飞踏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飞踏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9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船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身调节机构的限位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