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机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0247.8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08B9/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泡机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泡机需要在混合头中混合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由于这些材料的残留物会随着时间推移,开始不断熟化成聚氨酯。聚氨酯对罐体的腔室附着力很强,不容易被清洗,如果不清理干净则会影响后续发泡工作。目前的技术主要是针对如何提高清洗的效果,对效率并没有在意。导致整个过程非常漫长,而如果为了节约时间,则清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导致发泡品质受到影响。
因此,迫切需要对发泡搅拌机的清洗装置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机清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发泡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罐、传输管道、阀口、注料口、空气压缩部和工控机,所述清洗罐的上下两端与阀口连接,所述阀口通过传输管道与其他设备连接,所述注料口与清洗罐的侧壁连接,所述注料口上设有阀口,所述空气压缩部通过阀口与清洗罐连接,所述工控机与空气压缩部和清洗罐连接;
其中,所述清洗罐包括:罐体、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板、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所述红外接收板设于罐体的内壁上,所述红外发射装置设于红外接收板上,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板与工控机连接,所述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为纵向管状结构,所述上连通管与罐体上端连接,所述下连通管的与罐体下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阀口包括:真空压缩管阀口、上混合通道阀口、二次混合通道阀口、注料阀口和下混合通道阀口,所述真空压缩管阀口、上混合通道阀口、二次混合通道阀口设于罐体的顶端,所述注料阀口设于罐体的侧壁,所述下混合通道阀口设于罐体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上混合通道阀口和下混合通道阀口通过传输管道与混合头连接,二次混合通道阀口与扁管连接,所述注料阀口与注料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空气压缩部包括:空气压缩机、真空吸管、吸料口和转动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真空吸管与吸料口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安装于吸料口上,所述转动装置与真空压缩管阀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控机与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板、空气压缩机和转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良了传统的发泡机清洗装置,结合了电子化管理,同时成本得到控制,改造也非常方面。利用红外线功能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局部罐体内部的某个部位进行真空清洁处理,大幅提高清理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附图标记:
清洗罐100、罐体110、红外发射装置120、红外接收板130、上连通管140和下连通管150。
传输管道200、阀口300、真空压缩管阀口310、上混合通道阀口320、二次混合通道阀口330、注料阀口340和下混合通道阀口350。
注料口400、空气压缩部500、空气压缩机510、真空吸管520、吸料口530和转动装置540、工控机600和混合头7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发泡机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100、传输管道200、阀口300、注料口400、空气压缩部500和工控机600,清洗罐100的上下两端与阀口300连接,阀口300通过传输管道200与其他设备连接,注料口400与清洗罐100的侧壁连接,注料口400上设有阀口,空气压缩部500通过阀口300与清洗罐100连接,工控机600与空气压缩部500和清洗罐100连接。
其中,清洗罐100包括:罐体110、红外发射装置120、红外接收板130、上连通管140和下连通管150,红外接收板130设于罐体110的内壁上,红外发射装置120设于红外接收板130上,红外发射装置120和红外接收板130与工控机600连接,上连通管140和下连通管150为纵向管状结构,上连通管140与罐体110上端连接,下连通管150的与罐体110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0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注射机脱模组的驱动结构
- 下一篇:弯辊式三辊压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