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矮塔斜拉桥有索区前支点挂篮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0901.5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庆;孙蔚;叶雷;孙宏涛;宋善昂;应海峰;秦军;李凯;徐尚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桥 有索区前 支点 挂篮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矮塔斜拉桥建设领域,具体涉及矮塔斜拉桥有索区前支点挂篮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矮塔斜拉桥,也称部分斜拉桥,是近30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矮塔斜拉桥由于结构自身特点,均采用后支点挂篮施工,这对挂篮的结构设计,混凝土节段浇筑重量,主梁线形控制都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前支点挂篮也称牵索式挂篮,是在后支点挂篮之后开发和应用的施工技术。前支点挂篮与后支点挂篮相比,前者合理地利用了斜拉索的拉力来提高挂篮的承载能力,并减轻已成形主梁的悬臂受力,具有承重大、浇筑节段长,施工速度快,主梁线形及内力易控制等优点,被公认为PC斜拉桥主梁施工的优选方式。目前相关前支点挂篮施工工艺在斜拉桥中应用非常成熟, 但仍然没有在矮塔斜拉桥结构中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矮塔斜拉桥有索区前支点挂篮施工结构,具有承重大、浇筑节段长,施工速度快,主梁线形及内力易控制等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矮塔斜拉桥有索区前支点挂篮施工结构,包括已浇梁段和前支点挂篮,所述前支点挂篮由主桁架、横梁、挂钩、斜拉索、后平台和止推装置组成,后平台位于已浇梁段底部,通过止推装置与已浇梁段固定安装连接,挂钩底端连接在后平台前端两侧,顶端固定挂装在已浇梁段上表面,后平台两侧前端延伸连接主桁架,两侧的主桁架之间架设多根横梁,斜拉索底端连接在主桁架最前端,另一端固定在桥体矮塔上,主桁架及横梁上方浇铸新梁段与已浇梁段连接凝固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挂钩呈U型。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止推装置顶端伸入已浇梁段内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矮塔斜拉桥有索区新型的施工结构,合理地利用了斜拉索的拉力来提高挂篮的承载能力,并减轻已成形主梁的悬臂受力,具有承重大、浇筑节段长,施工速度快,主梁线形及内力易控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矮塔斜拉桥有索区前支点挂篮施工结构,包括已浇梁段1和前支点挂篮2,所述前支点挂篮2由主桁架21、横梁22、挂钩23、斜拉索24、后平台25和止推装置26组成,后平台25位于已浇梁段1底部,通过止推装置26顶端伸入已浇梁段1内将两者固定安装连接,U型挂钩23底端连接在后平台25前端两侧,顶端固定挂装在已浇梁段1上表面,后平台25两侧前端延伸连接主桁架21,两侧的主桁架21之间架设多根横梁22,斜拉索24底端连接在主桁架21最前端,另一端固定在桥体矮塔上,主桁架21及横梁22上方浇铸新梁段3与已浇梁段1连接凝固成一体。
矮塔斜拉桥前支点挂篮具体施工步骤:
(1)支架浇筑主梁根部无索区节段;
(2)拼装前支点挂篮、斜拉索,拉索进行初张拉;
(3)浇筑节段混凝土一半后,拉索第二次张拉;
(4)浇筑完节段混凝土,张拉体内预应力钢束后,拉索张拉至最终索力;
(5)挂篮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0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