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江河面垃圾循环打捞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229.1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8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芳;耿传宇;林卫东;白清秀;李纯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江河 垃圾 循环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江河面垃圾清理装置,具体是一种江河面垃圾循环打捞船。
背景技术
随着临近江河的城市的发展,诸多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到江河内,进而衍生了各类江河面垃圾清理装置,例如固定在江河口或窄流处的垃圾回收站,沿河行进的垃圾打捞船,现有的垃圾打捞船大多以人力打捞为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漏捞量大,打捞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漏捞并提高打捞效率的江河面垃圾打捞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江河面垃圾循环打捞船,包括船体、打捞网、回收管和中央控制器,在所述船体的两侧的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顶部敞口的垃圾收容舱,在所述垃圾收容舱的顶部敞口处固定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船体两侧边缘的横梁,所述船体上靠近所述垃圾收容舱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垂直跨过所述横梁并水平伸出所述船体外,所述打捞网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伸出所述船体的一端;在所述横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沿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的支臂,所述支臂水平伸出所述船体外并靠近所述支杆,所述回收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臂的底部并沿所述支臂延伸的方向水平伸出所述船体外,其宽度大于所述支臂的宽度,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垃圾收容舱,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打捞网内的垃圾进入所述回收管的回收孔;所述船体上靠近所述垃圾收容舱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抽取河水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从所述回收管远离所述垃圾收容舱的一端伸入所述回收管内,所述船体的两侧壁上对应所述垃圾收容舱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所述垃圾收容舱的排水口;所述船体尾部两侧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开口朝向所述船体前部的集渣网兜,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水泵,并驱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水泵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船体两侧的前部和后部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循环驱动所述支杆正反转,控制对应的所述打捞网循环入水打捞和出水回收,所述船体两侧的前部和后部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循环驱动所述支臂放平使所述回收管承接对应的所述打捞网打捞起的垃圾,再驱动所述支臂扬起的同时启动水泵抽取河水喷入所述回收管内推动回收管内的垃圾进入所述垃圾收容舱内回收,进入垃圾收容舱内的水则从所述排水口排出,全程工作人员只需操作中央控制器即可控制各个工作机构工作,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以降低,所述船体两侧的前部和后部的工作机构循环运转,前部的工作机构打捞,后部的工作机构则回收,循环打捞江河面垃圾,同时利用所述集渣网兜回收从打捞网和船体之间的间隙流过的垃圾,减少漏捞,打捞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排水口上固定设置有滤渣网,避免零碎的垃圾从排水口排出,提高江河面垃圾打捞清除程度。
进一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支杆跨过所述横梁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支杆穿过所述轴承座并与所述轴承座作转动配合,提升所述支杆运转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回收管远离所述垃圾收容舱的一端管口处固定设置有覆盖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管口的挡板,所述喷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穿过所述挡板伸入所述回收管内,避免从所述打捞网经所述回收孔进入所述回收管的垃圾从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管口处漏出,进一步提高江河面垃圾打捞清除程度。
进一步,所述喷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利用所述喷头提高所述喷水管的喷水水压,进而提升进入所述回收管内的垃圾的回收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中央控制器,1.1、集渣网兜,2、水泵,3、横梁,4、第二伺服电机,5、支臂,6、回收管,7、回收孔,8、喷水管,9、打捞网,10、支杆,11、轴承座,12、第一伺服电机,13、船体,14、垃圾收容舱,15、滤渣网,16、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未经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水上工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小型长久续航电子无人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