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陶粒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117.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李玉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陶粒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陶粒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以污水厂污泥制成轻质陶粒,变废为宝,将大大减轻日益严峻的污泥处理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大量病原菌被高温杀死,且重金属固结在陶粒中,消除了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从农产品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富集的问题,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真正体现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环境效益显著。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投海和土地利用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都能容纳大量的污泥,是污泥处置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陶粒作为一种建筑用轻骨料,以其轻体、保温、环保等特性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陶粒主要以粘土陶粒为主,而粘土原料的来源绝大部分取自于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主要原料,加以一定量的辅料、外加剂,经过脱碳和烧胀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陶粒,可以大量的消耗脱水污泥,不但处理成本大大低于焚烧法,而且可以避免污泥二次污染,尤其符合固废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陶粒制备系统,污泥陶粒由污水处理厂污泥通过成型和焙烧而成,优点在于具有完善的加工制备污泥陶粒系统工艺,污泥得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污泥陶粒系统中粘土使用比例减少,并将废弃农作物秸秆等加工为燃料棒,污泥陶粒的性能优越应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泥陶粒制备系统包括:储泥池、污泥脱水机、污泥干化机、废气处理装置、泥原石投料仓、粘土投料仓、配料混合装置、成型机、成型筛分机、焙烧窑、燃料成型机、燃料粉粹机、燃气供应机、成品筛分机及陶粒成品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依次连接污泥脱水机、污泥干化机及配料混合装置,污泥干化机的排气口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配料混合装置中物料配比:污泥比例为40~50%,泥原石比例为50~55%,粘土比例为5~10%;所述成型机与焙烧窑之间设置有成型筛分机;所述燃料成型机连接焙烧窑的燃料加料口,且在燃料成型机的上方设置有燃料粉粹机。
所述焙烧窑与陶粒成品仓之间设置有成品筛分机。
所述焙烧窑的出料端设置有废气集气罩。
所述焙烧窑的水平夹角为15°~20°。
本系统工作原理:首先,污水处理厂污泥收集在储泥池中,污泥的含水率在99.5%以上,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打入污泥脱水机中,将污泥含水率减少到80%左右,然后污泥在污泥干化机中进一步干化达到无害化要求。然后将干化污泥投入配料混合装置中,一般配料混合装置中物料配比:污泥比例为40~50%,泥原石比例为50~55%,粘土比例为5~10%,通过配料混合装置搅拌均匀后,物料在滚筒式成型机成型,成型筛分机筛分出大小合适的成型物料,成型物料在焙烧窑中进行焙烧,成型物料中污泥有一定的热值,燃料成型机加工如秸秆等可燃废弃农作物,以及加入煤粉等,通过燃料粉粹机粉粹后在燃料成型机被压缩成为燃料棒,将燃料棒投入焙烧窑中进行燃烧,焙烧窑中污泥控制在1100℃到1400℃,成型物料被烧结为污泥陶粒,通过成品筛分机筛分后,得到合格的污泥陶粒储存在陶粒成品仓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主要原料,加以一定量的辅料、外加剂,经过成型、脱碳和焙烧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陶粒,可以大量的消耗脱水污泥,优点在于具有完善的加工制备污泥陶粒系统工艺,污泥得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污泥陶粒系统中粘土使用比例减少,传统工艺中使用大量陶粒,有利于保护耕地,并将废弃农作物秸秆等加工为燃料棒,污泥陶粒的性能优越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名称:1—储泥池;2—污泥脱水机;3—污泥干化机;4—废气处理装置;5—泥原石投料仓;6—粘土投料仓;7—配料混合装置;8—成型机;9—成型筛分机;10—焙烧窑;11—废气集气罩;12—燃料成型机;13—燃料粉粹机;14—燃气供应机;15—成品筛分机;16—陶粒成品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长轴锆瓷件倒置式排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宝石型舍利子的制备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