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片机下装式中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304.6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52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片 下装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片剂药品时使用的设备,属于药品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旋转式的压片机中使用到的一种中模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压片机中模安装与转台上时的结构剖面图。由图示可知环状体式的中模4自上向下固定于转台1上的中模安装孔(设置于转台1的中部凸台上)内,该中模安装孔为台阶式通孔,且上部孔径大于下部。中模4的下端面被所述台阶式通孔的台肩支撑,中模4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在转台1上对应中模4设置径向的螺纹通孔,依靠设置在该螺纹通孔内的中模顶丝5以及中模4与中模4安装孔之间的过盈量,实现对中模4的固定。图1中的中模同样是与转台过盈配合,同时用圆头的中模顶丝顶紧。但是长时间使用,或者粘粉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圆头会被剪切力剪断。
旋转式的压片机在运转过程中,上冲2、下冲3(即上、下冲杆)随着曲线轨道作升降动作,同时还随着转台1的旋转作圆周运动。安装完毕后下冲3上端的工作端始终位于中模的轴向成型孔内,初始时上冲2下端的工作端位于中模轴向成型孔外,将粉剂送入中模的轴向成型孔内后,上冲2与下冲3在各自对应的下行轨及上行轨作用下作相对移动,如图1所示,最终将粉剂压制成片剂6。片剂6压片成型后,下冲3在其对应的上行轨作用下将片剂6顶出中模4的轴向成型孔。
对压片成型后下冲3将片剂6顶出中模4时的中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下冲3在顶出片剂6的过程中,下冲3冲头与中模4以及片剂6与中模4之间均存在很大的垂向摩擦力,如图1所示的结构有利于防止中模4受到垂向作用力后向下移动,而防止中模在垂向作用力的作用下向上脱出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其主要依赖于图示设置的中模顶丝5以及中模4与中模4安装孔之间的过盈量的限定。果压片涉及粉剂的粘性较大,将会有大量粘粉7附着与中模4的成型孔孔壁上,则压片完成后下冲3将片剂6顶出中模4时,片剂6将与粘粉7作用,同时下冲3也会与粘粉7作用,使得片剂6与中模4之间、下冲3与中模4之间会产生非常大的垂向摩擦力,当中模4受到的垂直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中模顶丝5作用于中模4侧壁凹槽内的球头极易被损坏,使中模顶丝5的限定作用失效,导致中模4脱离转台1上的中模安装孔(设置于转台1的中部凸台上),造成生产事故。故而采用图1所示之现有的中模安装结构,存在下冲3向上顶片时中模4易松动,且极易脱离中模安装孔的问题。
目前为防止中模松动,脱离中模安装孔的不足,采取的手段是在转台中盘圆周上均布设置球头式的中模顶丝5,所有的中模顶丝5的球头拧紧顶在中模4侧壁的凹槽内,依靠作用的径向深度来加强限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片机下装式中模组件,其能够对中模在垂直方向上的上行移动及下行移动形成牢固限定,不会受到粉剂粘性的影响而失效,在根本上解决了中模易松动,脱离转台的问题,降低由此导致的生产事故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片机下装式中模组件,包括转台、中模和多个托板。
所述转台中部凸台上的中模安装孔为垂向设置的通孔,且在该通孔的下端设置沉孔。
所述中模呈柱体且下端设置凸缘。
所述托板呈弧形,在所述托板的外凸侧边缘分布设置垂向的螺纹孔,在所述托板的内凹侧边缘分布设置垂向的通孔,且使分布的通孔距离该内凹侧边缘有一定径向间距。安装后,多个所述的托板首尾顺次相接呈圆环状。
与所述托板上的螺纹孔对应,在所述转台之中部凸台的下端面设置螺纹盲孔,同时在中部凸台的内侧根部设置水平延伸的弧形槽。
所述托板经其上螺纹孔通过螺栓水平安装于转台中部凸台下端面且各托板的内凹侧嵌置于所述转台中部凸台内侧根部的弧形槽内。
安装时将中模自下向上设置在中模安装孔内,使中模的凸缘装配在转台的沉孔内,然后将托板水平固定于转台中部凸台的下端面。由于凸缘上端平面与沉孔的底面接触,凸缘的下端平面与托板的上端面接触,所以安装好后中模在受到垂向作用力时,会在冲杆的上行及下行动作中始终保持牢靠的轴向固定。不会轻易受到粘粉影响,导致中模装配松动,避免其脱离转台导致事故。
进一步,所述托板的个数为三个。此时各个托板的弧度为120°,托板个数也可以设置为其它个数且弧度为360°的均分值。
进一步,可以使所述中模上凸缘的轴向厚度与所述转台上沉孔的轴向深度一致。此时托板的上端面为平面。
进一步,所述中模上凸缘的厚度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