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摘穗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379.4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耿爱军;杨建宁;张兆磊;李汝莘;陈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摘穗辊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摘穗辊。
二、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玉米收获机采用的摘穗机构为辊式结构和摘穗板+拉茎辊组合式结构。“辊式收获”原理是收获机割台安装一对或数对摘穗辊,玉米植株按行依次进人两辊之间,利用摘穗辊相互挤搓实现摘穗。但“辊式收获”存在两大瓶颈问题:①易造成部分玉米果穗啃伤,啃伤穗比例一般可到30%;②收获时由于摘穗辊挤搓使玉米果穗根部的饱满籽粒搓伤,损失较大。资料显示,“辊式收获”造成的平均籽粒破碎率为0.67%,平均籽粒损失为5.38%。摘穗板+拉茎辊式摘穗原理是:相对回转的一对拉茎辊强制向下拉引茎秆,当果穗到达摘穗板时,其果穗大端被卡住,茎秆继续被拉引,将果穗摘离。摘穗过程中拉茎辊不直接与果穗接触,果穗损伤低,但摘穗板对果穗大端籽粒产生挤压,造成损伤。试验表明,摘穗板+拉茎辊组合式摘穗装置的摘穗造成的平均籽粒破碎率为0.52%,平均籽粒损失为1.37%。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玉米机械收获时易造成果穗损伤、籽粒损失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摘穗辊。
一种弹性摘穗辊,包括芯轴、弹性摘穗辊圈、导向段、拉茎段和圆柱销;导向段、轴承、弹性摘穗辊圈和拉茎段前后依次安装在芯轴上;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另一端安装在玉米割台上;
所述的芯轴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三段:芯轴前段呈圆柱形,用于安装导向段,导向段呈圆锥形;圆柱上设有定位孔,圆柱销可活动的插于定位孔中;导向段 通过圆柱销与芯轴连接;芯轴中段呈多棱柱,用于与弹性摘穗辊圈连接,用于摘穗;芯轴后段也为圆柱形,用于安装拉茎段,芯轴圆周表面设有键槽,拉茎段通过键与芯轴连接。
所述的弹性摘穗辊圈外表面设有弧形或半圆形的螺旋凸棱,用以引导玉米秸秆向后运动;且弹性摘穗辊圈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条或多条半圆形或弧形的直棱,起摘穗作用。弹性摘穗辊圈外表面可以采用光滑表面,也可以采用有凸起或花纹的表面;弹性摘穗辊圈为空心结构,中心有多棱孔,用于与芯轴多棱柱配合,弹性摘穗辊圈可活动的套装在芯轴多棱柱段外面,方便拆卸和更换;弹性摘穗辊圈可分段制造,每段长度为螺旋凸棱螺旋升程的整数倍,方便段与段之间的对接。
所述的拉茎段呈圆筒状,拉茎段外圆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多条直棱,起拉茎排杂作用;拉茎段内孔有键槽,通过键连接安装在芯轴后段。
该弹性摘穗辊需配对使用,使用时,两个弹性摘穗辊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且均向内侧(即两个弹性摘穗辊之间)转动;左、右两个弹性摘穗辊圈的螺旋棱和直棱错开安装;锥形导向段安装在芯轴前端,通过圆柱销固定,轴承和轴承座紧挨导向段装在芯轴上,轴承座另一端安装在玉米割台上,支撑固定摘穗辊;轴承后面即芯轴多棱柱段,用于安装弹性摘穗辊圈;芯轴弹性摘穗辊圈后面即安装拉茎段,芯轴与拉茎段通过键连接。
该摘穗辊具有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制造使用成本低,环保无污染,可降低摘穗时果穗损伤、籽粒损失等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弹性摘穗辊总装图;
图2是右弹性摘穗辊圈主视图;
图3是左弹性摘穗辊圈主视图;
图4是摘穗辊辊圈前视图;
图5是摘穗辊芯轴结构图;
图6是摘穗辊拉茎段结构图;
图中:1.导向段 2.圆柱销 3.轴承座和轴承 4.弹性摘穗辊圈 5.芯轴6.拉茎段 7.螺旋凸棱 8.直棱 9.多棱孔 10.定位孔 11.多棱柱段 12.键槽 13.拉茎段键槽 14.拉茎凸棱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的芯轴、导向段和拉茎段采用刚性材料制造;弹性摘穗辊圈可以采用橡胶、塑料或树脂等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骨科螺钉消毒盒
- 下一篇:一种医用消毒布伸展式消毒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