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589.3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7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太 |
主分类号: | A47G29/08 | 分类号: | A47G29/08;A45C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珏;齐苏平 |
地址: | 1101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线 充电器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整理数据线和收纳充电器,防止数据线损伤功能的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657761.5,公开了一款收纳类产品,用于电源线的收纳整理。主要结构包括墙体固定架、转动轴、插孔盒、滑块一、滑块二;墙体固定架通过转动轴与插孔盒连接;插孔盒上端面有两个凹槽,凹槽表面有两个滑槽,插孔盒前表面与侧表面各有一插孔,插孔盒下表面有数据线接头插入口,数据线接头插入口与卡槽连接,插孔盒下端内部有6个均匀排列的自动回旋装置;滑块一和滑块二的前表面与侧表面各有一插孔,背面的滑动条与凹槽表面的滑槽匹配,可在凹槽里滑移。使用时,将电源线的插头与数据线分开,插头可插入任意一个插孔;数据线的USB插口可插入数据线接头插入口,通过自动回旋装置卷入插孔盒内部,将数据线末端卡入卡槽内,便于数据线的取出。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收取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取方便,具有整理数据线和收纳充电器,防止数据线损伤功能的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包括盒体及与盒体套合的外套,盒体上端开设有充电器收纳孔及至少一USB接头槽,盒体左右两侧壁的底端均开有USB线定位槽。
盒体底部掏空且具有内腔,充电器收纳孔与内腔连通,在盒体内顶面设有第一收纳孔定位壁、第二收纳孔定位壁及充电器接脚定位座。
第一收纳孔定位壁、第二收纳孔定位壁位于充电器收纳孔左右两侧,第一收纳孔定位壁与第二收纳孔定位壁之间形成充电器收纳槽。
充电器接脚定位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接脚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使用过程中,将数据线两端的USB接头分别放置定位于两个USB接头槽内,数据线围绕于盒体外端及置于USB线定位槽内,充电器定位于第一收纳孔定位壁与第二收纳孔定位壁之间形成的充电器定位槽中,充电器电源接脚与充电器接脚定位座的接脚定位槽契合,结构紧凑,收纳及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具有整理数据线和收纳充电器功能,防止数据线在携带及存放过程中出现压伤和折伤,充电器和数据线组合收纳,还具有包装展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据线及充电器收纳盒,包括盒体1及与盒体1套合的外套2,盒体1上端开设有充电器收纳孔3及第一USB接头槽41、第二USB接头槽42,盒体1左侧壁、右侧壁的底端均开有USB线定位槽10。
盒体1底部掏空且具有内腔9,充电器收纳孔3与内腔9连通,在盒体1内顶面设有第一收纳孔定位壁51、第二收纳孔定位壁52及充电器接脚定位座6。
第一收纳孔定位壁51、第二收纳孔定位壁52位于充电器收纳孔左右两侧,第一收纳孔定位壁51与第二收纳孔定位壁52之间形成充电器收纳槽5。
充电器接脚定位座6上设有至少两个接脚定位槽60。
在使用过程中,将数据线70两端的第一USB接头71、第二USB接头72分别放置定位于第一USB接头槽41、第二USB接头槽42内,数据线围绕于盒体1外端及置于USB线定位槽10内,充电器7定位于第一收纳孔定位壁51与第二收纳孔定位壁52之间形成的充电器定位槽5中,充电器电源接脚(附图未示)与充电器接脚定位座6的接脚定位槽60契合,结构紧凑,收纳简单,携带方便,具有整理数据线和收纳充电器功能,防止数据线在携带及存放过程中出现压伤和折伤,充电器和数据线组合收纳,还具有包装展示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太,未经李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