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道框架及自带井道框架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842.5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梭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道 框架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道框架、自带井道框架电梯及井道框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自带井道框架电梯包括井道框架,在井道框架内安装有升降机构,到达目的地后停下升降机构,乘人从井道框架内的轿厢走出即可。其中,井道框架在技术方案上主要采用钢架结构和铝合金结构模式,对于其中的铝合金结构,主要由铝合金型材立柱、横档、玻璃和型材门框通过螺丝固定和玻璃胶粘合而成,其中:四根立柱直立构成井架支撑柱,底部和顶部相邻立柱之间分别按距离设置横档,横档和立柱形成的水平矩形框中放置玻璃,以此构成井架主体;井架主体的正面对应每个楼层在下部固定设置一门框,门框上方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横档,该横档与门框顶部形成的矩形框中放置玻璃,以此构成铝合金框架井道结构。同理,对于钢架结构,其是将铝合金替换成钢架,形式相近,但钢架需要现场焊接。
以上所述,不难发现该两种结构在装配时会产生的一些问题:
1、井道框架安装方式为单个零件累积叠加方式装配,这样的装配方式会产生以下的问题:
1)框架是零件式在工地组装,安装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要消耗在零件配合和固定上,使工地安装时间长,安装电梯人力成本高;
2)工地现场很难有固定的工装协助安装,以及工作环境差,所有的装备都只能通过人为测量然后固定,对于需要加工的零件(例如钻孔)基本上只能靠人力手动完成,这样也会造成极大的加工误差,无法保证零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3)电梯井道框架零件繁多,从零件的装配、现场加工以及安装人员等因素考虑,很难保证电梯整体的美观效果。
2、采用玻璃和钢架会产生的问题:
2.1、在立柱和横档中间采用玻璃来填补空缺,这样的设计方案也是有一定的问题和隐患:
1)玻璃属于易碎物品,在运输和安装使用过程中都会被要求特别注意,而且碎裂的玻璃对安装人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对以后的用户也会存在破碎伤人的风险;
2)玻璃质量较大,对搬运和安装造成很大的难度;
3)涂玻璃胶时不易均匀喷涂,影响框架的美观效果;
4)井道框架上的玻璃一般采用钢化玻璃,尺寸错误不能再次修改,通过人为测量产生的尺寸错误导致玻璃的浪费,安装成本高。
2.2、钢架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
1)钢架比铝合金重量大,增加运输和搬运成本,消耗安装人员的体力。
2)重量大加大电梯对井道底坑的承重能力要求,增加用户的建筑结构整改的成本,甚至有些竞争对手忽视这个要求而不进行基础加固,导致地基下沉。
3)一般的钢架结构零件的连接有焊接和紧固件连接,焊接会用户环境的污染,紧固件连接大大影响外观。
4)玻璃和钢架的连接一般采用现场玻璃胶胶合,对安装人员的工艺要求高,否则影响电梯的美观。
5)钢架同样是零件式工地组装,但钢架的加工精度低于铝合金,造成现场解决很多配合问题,增加成本,而且零件接口不好大大影响美观。
2.3、一般传统的框架都采用玻璃材质,使整个框架重量加大,尤其采用钢架井道,对井道地基要求高,增加了成本以及加长了施工周期。。
因此,对于开发一种新的井道框架及自带井道框架电梯,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所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巷道式乘人电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道框架,该井道框架具有整体重量轻、安装方便、安全性能高等诸多优异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梭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梭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包架电梯用滚动导靴及导靴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厢防坠磁力自动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