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318.X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强;高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24 | 分类号: | E02B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夜间 安全 系泊 系船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码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
背景技术
系船柱是安装在码头上部结构的用于船舶系缆的设施,在夜间,很多船舶在快要靠近码头的时候只能靠船上的灯来寻找泊位防撞装置的位置,停靠时候往往无法确定空泊位防撞装置的位置和距离,这样对夜间船舶停靠很是不方面,且存在很大程度的撞击风险,因此多种具有助泊功能的系船柱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
如一专利号为CN201320752661.0(公告号为CN2036135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浮式系船柱》披露了这样一种系船柱,包括浮筒、支撑架、系船柱和导向滚轮系,所述的支撑架固定在浮筒的上部,所述的系船柱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浮筒和支撑架的顶部,而所述的导向滚轮系设置有六组,分别设置于浮筒上部两侧、底部两侧和支撑架顶部两侧,且所述的每组导向滚轮系均包括横向滚轮和纵向滚轮,所述的横向滚轮和纵向滚轮上下层叠设置且滚动轴相互垂直,此外,闸墙上竖直设置有浮体库,而所述的浮式系船柱均处于所述的浮体库内。
又如一申请号为CN201320352314.9(公告号为CN2033468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动码头系船柱》披露了这样一种系船柱,包括底板、固定孔、系船柱一和系船柱二,所述系船柱一和系船柱二设在底板上方,固定孔设在底板上面,系船柱一内部为空心,其特征是:所述系船柱二分为上固定柱和下旋转柱,上固定柱内设有固定盘,下旋转柱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下旋转柱之间设有平键连接轴,下旋转柱顶端与固定盘中间设有活动轴。
上述两种系船柱由于没有安装光源,在夜间系泊的时候,被系泊船舶无法准确确定防撞装置的位置和距离。此外,普通的系船桩往往只具备单一的系泊船舶功能,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期间,船舶系泊码头时,存在一定的撞击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缺点,立足于解决现有系船柱无法在夜间有效的帮助船只进行停泊作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该系船桩通过将高压钠光灯设置在下主体上,并通过下方的圆台形太阳能电板供能,实现夜间助泊功能,利用LED指示灯和监测预警装置实现了监测和预警功能。大大提高了船只夜间停泊的安全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包括下主体和上主体;上主体均匀设在下主体的四周,其特征是:所述下主体通过下方的螺母孔固定在泊位线上;上方设有通过圆台形太阳能电板供电的高压钠光灯;所述圆台形太阳能电板上方设有LED指示灯;所述LED指示灯一侧设有数控广播。
优先地,所述螺母孔数量为4个,均匀分布在下主体的四周。
优先地,所述下主体为螺纹结构;临海侧还设有支板。
优先地,所述圆台形太阳能电板顶部还设有监测预警装置,通过数控广播可对泊位船只进行调度。
优先地,所述圆台形太阳能电板能为监测预警装置、LED指示灯、高压钠光灯及数控广播供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将高压钠光灯设置在下主体上,并通过下方的圆台形太阳能电板供能,实现夜间助泊功能,利用LED指示灯和监测预警装置实现了监测和预警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夜间船舶靠泊工作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现在接下来借助于实施例的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简短的描述。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的俯视图;
图中:1、螺母孔,2、下主体,3、上主体,4、圆台形太阳能电板,5、监测预警装置,6、LED指示灯,7、高压钠光灯,8、数控广播,9、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适用于夜间安全系泊的系船桩,包括下主体2和上主体3;上主体3均匀设在下主体2的四周,下主体2通过下方的4个螺母孔1固定在泊位线上,其中下主体2为螺纹结构,可以增大与系船绳的摩擦,临海侧还设有支板9,大大增加了该系船桩的抗拉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四口味新型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生态护坡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