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657.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单继光;王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G01N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高***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改善 探头 耦合 性能 支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机探杆的探头支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辆所使用的空心车轴,每行驶规定的里程就需要进行内部超声波探伤检查。目前所采用的探伤方法是以空心车轴内孔为探伤接触面,超声波探伤探杆伸入空心车轴内孔中,以耐磨液压机械油作为耦合剂,使超声波顺利地在探头与被测空心车轴内孔表面之间传播。当探头与空心车轴内孔表面之间耦合状态不良时,进入空心车轴的声能损失增大,将会影响对空心车轴表面及内部缺陷的判定。目前市场上没有类似结构的、可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本装置中设置的超声波探头低于探头支架、探杆旋转体用于弹性地支撑探头支架,以使得耦合油在超声波探头与空心车轴内孔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能够使超声波顺利地在超声波探头与被测空心车轴内孔之间传播,减少了声能损失,改善了超声波探头的耦合性能,同时能够保护超声波探头、减少超声波探头磨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包括:
探头支架,其为一框体,且具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超声波探头,且所述超声波探头的高度低于所述探头支架的高度;以及,
探杆旋转体,其用于弹性地支撑至少一个所述探头支架;
其中,所述探头支架的两端的顶部均设置有圆弧导向面,当该探头支架装置位于空心车轴内时,所述探头支架的两个圆弧导向面与所述空心车轴内孔的检测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中,所述探杆旋转体呈圆柱状,所述探杆旋转体上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每个第二凹槽内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探头支架。
较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中,每个所述探头支架均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和两个分别竖直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两端的支撑块,所述支撑板和两个所述支撑块构成一具有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框体,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具有所述圆弧导向面。
更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中,所述探头支架还包括:
弹簧导向孔,其位于所述支撑块中,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底部;
探头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弹簧导向孔中,且抵顶在所述弹簧导向孔的顶部和所述探杆旋转体的横梁之间。
更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还包括:
探头导向孔,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侧壁上;
定位螺钉,其设置在所述探杆旋转体的外壁上,所述定位螺钉与所述探头导向孔一一对应滑动配合设置;
且,每个所述探头支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探头导向孔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螺钉的圆柱端的直径。
更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中,所述超声波探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更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还包括:
调整垫片,其设置在所述超声波探头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还包括:
探杆,其包括杆身和所述探杆旋转体,所述探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超声波探头沿所述空心车轴内孔的轴向呈螺旋形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一链条与所述杆身连接,以驱动所述探杆沿所述空心车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杆身中并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探杆旋转体连接并驱动所述探杆旋转体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能够改善探头耦合性能的探头支架装置,还包括:
探头穿线孔,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探头线,其一端穿过所述探头穿线孔与所述超声波探头连接,而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与设置在所述探杆旋转体的插座插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植物酶源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卡
- 下一篇:非磁性管内氧化皮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