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微网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946.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逸;王强;郭力;余熙;王劲;夏雪;张胜飞;孙建伟;余舟子;肖汉;郑勇;付浩;吴冲;黄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微网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温室效应愈加明显,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迅速成为当今应对能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手段。独立微网供电系统能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发电单元组合在一起,有效实现多种能源互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在偏远和海岛地区,独立微网供电系统是解决其供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可再生能源往往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在独立微网供电系统规划设计中,如何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保证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规划方法中通常只是将容量不平衡度作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为进一步考虑设备故障影响,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加入可靠性评估环节,采用合适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评价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然而,目前独立微网系统的可靠性供电中基本只围绕独立系统中的发电-负荷容量平衡进行可靠性评估后的供电方法,不能满足独立微网的规划设计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精确地对独立微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且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独立微网供电系统。
随着独立微网系统规模的增加,在可靠性评估中还应该考虑网架结构的影响,现有独立微网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中,并没有考虑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由于网架结构复杂、负荷节点较多,中压独立微网系统在结构上更接近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但不同的是,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长期并网运行,而独立微网系统却始终处于离网状态,需要完全依靠微网内的电源实现电力平衡。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压独立微网系统的电压问题比配电系统更为突出,由于配电线路中较高的阻性,因此电压同时受有功平衡和无功平衡的双重影响。而在这一点上,现有方法均只考虑系统内的有功平衡,忽略了系统内无功平衡及其带来的电压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独立微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独立微网供电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馈线区域;主控电源采用集中接入方式,经变压器与不同的馈线区域相连;还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机和储能装置,设置在变压器高压侧相连的母线上或设置在馈线区域内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自动保护装置,设置在变压器高压侧和馈线区域入口,用于故障时自动切断故障区域与供电系统其它区域的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手动隔离开关,设置在供电系统网架结构的分支上,用于对相应负荷点的切除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主控电源为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和或储能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机为风力发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为柴油发电机。
作为优选,储能装置为蓄电池储能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结构能够提高独立微网供电可靠性,并能够更精确地对独立微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一种独立微网供电系统,将独立微网供电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馈线区域;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机为风力发电机,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为柴油发电机;作为系统主控电源的柴油发电机采用集中接入方式,经变压器与不同的馈线区域相连;风力发电机WT和储能装置EA(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蓄电池储能装置)设置在变压器高压侧相连的母线上或设置在馈线区域内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馈线区域内部)。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考虑到变压器故障和馈线区域内的线路故障,变压器高压侧和馈线区域入口处均装有自动保护装置。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装置能及时检测到系统内的不正常运行状态,通过跳闸操作迅速切断故障区域与系统其它区域的连接,从而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各馈线区域内部均为树状网络,根节点与区域入口处自动保护装置相连,负荷点分散在网络的干支和分支上。树状网络的某些分支上设有手动隔离开关,能够支持相应负荷点的切除操作,但各馈线区内部不含自动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敏感负荷电压跌落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可控硅的放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