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检验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4481.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棣;由秀厚;葛金华;赵连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王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48 | 分类号: | 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6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检验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物料检验观测装置,属于药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进行干粉物料的添加时,由于无法观察壳体内干粉物料的进料量和处理量,有可能会造成干粉物料的溢出或过少,而影响正常生产,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监控干粉物料进出料情况的物料检验观测装置。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物料检验观测装置包括底部为锥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料位计Ⅰ,所述壳体内壁的下部设置有料位计Ⅱ,所述壳体的锥形底部外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仓壁振动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扰动杆,所述扰动杆的中心与出料口的中心对正,所述扰动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扰动齿,所述扰动齿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扰动杆的下端伸入壳体的锥形底部内。
上述料位计Ⅱ位于锥形底部上方部分的壳体内壁下端,以保证壳体内始终有物料,以进一步防止出现干粉物料断供的情况。
上述扰动杆上最下方的扰动齿与仓壁振动器的位置对应或低于仓壁振动器,以进一步增强扰动齿和仓壁振动器的作用,保证出料口上方不会出现物料堵塞的情况。
上述壳体的顶部连接有除尘器。
上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上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必要时可以通过人孔观测壳体内的物料情况。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物料检验观测装置中,所述壳体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料位计Ⅰ,所述壳体内壁的下部设置有料位计Ⅱ,通过料位计Ⅰ和料位计Ⅱ监测壳体内干粉物料的情况,防止干粉物料太多而溢出壳体或者太少而影响物料的供给。所述壳体的锥形底部外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仓壁振动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扰动杆,所述扰动杆的中心与出料口的中心对正,所述扰动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扰动齿,所述扰动齿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扰动杆的下端伸入壳体的锥形底部内,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保证壳体内的干粉物料不会堵塞,以保证干粉物料的连续供给。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壳体,3-料位计Ⅰ,4-除尘器,5-扰动齿,6-扰动杆,7-料位计Ⅱ,8-仓壁振动器,9-锥形底部,10-出料口,11-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物料检验观测装置,如图所示,它包括底部为锥形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11,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壳体2的顶部还连接有除尘器4,该除尘器4为布袋除尘器。所述壳体2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料位计Ⅰ3,所述壳体2内壁的下部设置有料位计Ⅱ7,料位计Ⅱ7位于锥形底部9上方部分的壳体2内壁下端,通过料位计Ⅰ3和料位计Ⅱ7监测壳体2内干粉物料的情况,防止干粉物料太多而溢出壳体2或者太少而影响物料的供给。
所述壳体2的锥形底部9外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仓壁振动器8,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扰动杆6,所述扰动杆6的中心与出料口10的中心对正,所述扰动杆6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扰动齿5,所述扰动齿5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扰动杆6的下端伸入壳体2的锥形底部9内,且扰动杆6上最下方的扰动齿5与仓壁振动器8的位置对应或低于仓壁振动器8,通过仓壁振动器8的振动带动扰动杆6及扰动齿5振动,防止壳体2内的物料堵塞。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王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西王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4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