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漏喷转换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5095.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陈雪峰;张珍;李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7/04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遇多 压力 系统 地层 转换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钻井钻遇地层发生漏喷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漏喷转换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增加油气产量,高效、安全地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一直都是石油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人,以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和复杂地层为主的难动用油气资源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钻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钻井过程中钻遇地层压力变化不规则,低高压层交替的多压力系统地层时,受井身结构的限制,无法把各个过渡带分割开来,因而在钻进过程中经常出现溢流、漏失或两者同时发生的漏喷同存的复杂井下状况。特别是直井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时,由于钻入裂缝、孔洞发育的地层;液柱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将地层压裂;下钻速度过快,引起压力激动;钻入异常低压地层等都可能引起井漏。井漏使井筒内钻井液液面下降,这必将导致作用在高压层位上的有效液柱压力下降,当有效液柱压力小于某个高压层位的地层压力时,必然会导致该高压层流体进入井筒。这种由于钻井液漏失而导致高压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现象称为漏喷转换。其对应的钻井液液面为漏喷转换液面。准确得知漏喷转换对了解井下工况具有重要意义:未发生漏喷转换前井下只发生井漏,应及时堵漏措施;发生漏喷转换后井下是既有漏失又有溢流的喷漏同存状况,这就要求堵漏的同时做好压井措施。然而,目前技术并不能准确得知何时发生漏喷转换,这造成井控困难、地层损害、延长钻井周期、增加钻井成本。
目前,对于直井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发生井漏的情况,特别是严重漏失,井筒内钻井液液面快速下降,可能很快下降到漏喷转换液面以下,此时井筒内漏失与溢流共存,然而,现场按照只发生井漏处理:发生漏失量大于5立方米/小时的漏失特别是严重漏失,应立即组织强行起钻,大排量连续灌钻井液,起出后根据井漏情况制定堵漏措施。这样只能达到堵漏效果,溢流层流体不断进入井筒,造成井涌甚至井喷等恶性事故,产生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易于实现、可靠度高和能快速准确得知漏喷转换发生的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漏喷转换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漏喷转换报警系统,它包括液面探测仪、电键、电源、计算机和报警器主机,所述的报警器主机、电键和电源之间串联构成闭合回路,所述的报警器主机分别与液面探测仪和计算机电连接。
所述的计算机上安装有漏喷转换计算软件。
所述的液面探测仪安装在井口可以实时测得井筒内液面的位置,并实时反馈给报警器主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直井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发生井漏时,能将井内液面位置实时反馈给报警器主机,发生漏喷转换时报警及时准确,具有降低井下风险的作用,且本实用新型易于实现、可靠度高、施工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上安装有漏喷转换液面计算软件,避免了很多繁琐的人工计算,且准确度高,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压力系统地层漏喷转换示意图;
图中,1-液面探测仪,2-电键,3-电源,4-计算机,5-报警器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钻遇多压力系统地层漏喷转换报警系统,它包括液面探测仪1、电键2、电源3、计算机4和报警器主机5,所述的报警器主机5、电键2和电源3之间串联构成闭合回路,所述的报警器主机5分别与液面探测仪1和计算机4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计算机4上安装有漏喷转换液面计算软件,在输入基础数据后直接计算出漏喷转换液面,通过液面信号线将此液面值反馈给报警器主机5,并作为报警器主机的报警线,液面探测仪1安装在井口可以实时测得井筒内液面的位置,并实时反馈给报警器主机5,经过报警器主机5处理后,当发现井筒内液面高度低于报警线时,报警器主机5发出声音报警,告知技术人员井下已出现漏失和溢流同存的状况,应在堵漏的同时注意压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5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