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鼠固定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5623.2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子书;吴穷;汪蕊;李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23307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鼠 固定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试验器械领域,涉及小鼠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小鼠固定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上,小鼠是最常用的研究对象,一般用于小鼠固定的器械注重的是对于小鼠头部的固定,用以避免在操作工程中咬伤工作人员。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对小鼠进行固定的装置,通常存在如下问题。
小鼠是实验常用动物,因其属于活体动物,其行动具有不可控性,在观察评估时操作人员往往有被咬伤的风险。但如果对小鼠进行麻醉会有如下不便:小鼠不同于人,体积小,体重轻,麻醉药品使用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过量会导致死亡,药量不足则会导致实验中途动物苏醒,影响实验进程及实验的准确性;麻醉药品属于管制药品,其来源、存放、使用等均受法律及医疗卫生规定的严格限制,实验中使用不便。
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固定时,需要一个操作人员控制小鼠体位,另一个人操作固定装置才能将小鼠进行固定,操作复杂,试验人员的精力得到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固定的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人无法完成小鼠固定的技术问题,节约科研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小鼠固定的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卡钳、第二卡钳和第三卡钳,第一卡钳上安装有牙齿固定夹,用于固定小鼠的牙齿;
第二卡钳和第三卡钳上安装有耳杆,用于固定小鼠的耳朵,每个耳杆远离小鼠耳朵的端部安装在控制把手的夹持段的端部;
所述的控制把手包括一对通过转轴铰接设置的夹持臂,夹持臂以转轴为分界点,前段为夹持段,后段为手持段,通过手持段的开合来控制耳杆在第二卡钳和第三卡钳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夹持臂非交叉设置,在一对夹持臂的手持段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手持段并拢,夹持段张开,使得耳杆之间的相对距离增大,松开手持段,在压缩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手持段复位张开,夹持段并拢,使得耳杆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进入小鼠耳朵。
所述的耳杆在控制把手的夹持段的端部为可拆卸安装,耳杆在于夹持段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调整。
所述的耳杆可以与面夹互换,所述的面夹包括夹杆,夹杆的端部设置有夹持片,用于夹持小鼠的面部两侧。
所述的面夹的夹持片为一端开口的三框状,从开口的一端将小鼠面部两侧嵌入夹持片中。
所述的加持片与小鼠的面部两侧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小鼠固定装置通过小鼠的牙齿和耳朵或面部两侧三点固定,固定过程中只需要一个实验人员即可完成固定,一首操作固定装置,一手控制小鼠体位,固定过程方便快捷,节省了试验时间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面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固定基座,2-第一卡钳,3-第二卡钳,4-第三卡钳,5-牙齿固定夹,6-耳杆,7-控制把手,(7-1)-夹持臂,(7-1-1)-夹持段,(7-1-2)-手持段,(7-2)-转轴,8-压缩弹簧,9-面夹,(9-1)-夹杆,(9-2)-夹持片,(9-3)-凸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小鼠固定的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卡钳2、第二卡钳3和第三卡钳4,第一卡钳2上安装有牙齿固定夹5,用于固定小鼠的牙齿,其特征在于:
第二卡钳3和第三卡钳4上安装有耳杆6,用于固定小鼠的耳朵,每个耳杆6远离小鼠耳朵的端部安装在控制把手7的夹持段7-1-1的端部;
所述的控制把手7包括一对通过转轴7-2铰接的夹持臂7-1,夹持臂7-1以转轴7-2为分界点,前段为夹持段7-1-1,后段为手持段7-1-2,通过手持段7-1-2的开合来控制耳杆6在第二卡钳3和第三卡钳4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5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喉
- 下一篇:兔用注射疫苗活动操作平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