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流层浮空器蒙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6951.4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2;B32B7/12;B64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流层 浮空器 蒙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空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流层浮空器蒙皮。
背景技术
平流层浮空器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近空间多功能飞行平台。它不同于飞行在航空层中的飞机、低空浮空器,也不同于工作在低轨道上的卫星,它有非常广泛军事及民用价值,例如在导弹防御、反恐、通信、遥感、空间观测和大气测量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蒙皮作为浮空器的主要结构,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浮空器的应用性能。平流层浮空器飞行高度一般在18~24km附近,该区域空气稀薄,密度大约是地表空气密度的1-14,太阳光的辐照强度要比低空环境强很多。而蒙皮接收太阳光照射的部分的升温速率较快,如果没有良好的导热性,便极易导致蒙皮中的气体因为受热不均匀而发生局部涨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流层浮空器蒙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流层浮空器蒙皮导热性差而容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局部涨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流层浮空器蒙皮,其依序包括耐候层、第一阻气层及承力层;其中,第一阻气层包括石墨烯-树脂层,具有第一表面和远离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石墨烯-树脂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镀铝层,和/或位于石墨烯-树脂层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镀铝层。
进一步地,石墨烯-树脂层为石墨烯-PET层。
进一步地,石墨烯-PET层的厚度为15~35μm。
进一步地,平流层浮空器蒙皮还包括设置于承力层远离第一阻气层一侧的第二阻气层,第二阻气层为石墨烯-热塑性聚氨酯胶层。
进一步地,第二阻气层的厚度范围为8~35μm。
进一步地,耐候层为ETFE层,和/或承力层为PBO织物层或芳纶纤维织物层。
进一步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承力层的厚度范围为80~200μm。
进一步地,第一阻气层与承力层之间还设置有气凝胶层。
进一步地,耐候层与第一阻气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层;和/或第一阻气层与气凝胶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胶层;和/或气凝胶层与承力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胶层。
进一步地,第一胶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层;和/或第二胶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层;和/或第三胶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流层浮空器蒙皮,该平流层浮空器蒙皮中,以石墨烯-树脂层作为第一阻气层的主体结构层,并在石墨烯-树脂层的第一表面和/或与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上引入镀铝层。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导热率,以石墨烯-树脂层作为第一阻气层的主体结构层,能够明显提高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整体导热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石墨烯-树脂层表面的镀铝层能够将大部分的太阳光反射掉,而未被反射的太阳光能够借助高导热率的石墨烯-树脂层被传导至整个蒙皮,从而达到整体快速散热的目的。这就有利于防止蒙皮中的气体被局部加热,降低蒙皮因内部气体受热不均而发生局部涨破的几率。同时,石墨烯的加入还能够提高蒙皮的整体力学性能。另外,石墨烯具有二维片状结构,以石墨烯-树脂层作为第一阻气层的主体结构层,还有利于提高蒙皮的阻气性能。总之,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流层浮空器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经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防水卷材覆膜冷却装置
- 下一篇:具有柔触感的模内装饰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