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7034.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郑德斌;高燕;房恩军;戴媛媛;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奎勇 |
地址: | 30022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海 方型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的人工聚鱼装置,可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栖息、生长、繁育提供安全场所,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人工鱼礁对非生物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鱼礁的投入改变了鱼礁周围以及内部的流速和流态,从而形成人工鱼礁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鱼礁投放后形成的上升流,加速营养盐的底部运输,形成理想的营养盐转运环境,从而使礁区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索饵场,同时鱼礁本身作为一种基质,附着生物开始在其表面着生,鱼礁周围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发生变化,进而达到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目前,人工鱼礁礁体的设计种类繁多,但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强度差、抗冲击、抗倾覆能力弱等缺陷,因此人工鱼礁的设计必须结合所要投放海域的具体海洋环境来进行,针对特定海域的海底底质,特定的海洋生物环境及海流情况,鱼礁设计都有所不同,特别是针对渤海湾浅海海域的鱼礁设计还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找到真正适合浅海海域的礁体结构始终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包括鱼礁底座及长方框架结构体,所述鱼礁底座与长方框架结构体由钢筋混凝土一体制出,共同构成一立方结构体,在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顶部平面中部制有与框架结构体内部空腔贯通的竖直导流通孔,在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前后侧壁中部制有与框架结构体内部空腔贯通且结构相同的前后导流通孔,在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左右侧壁中部制有与框架结构体内部空腔贯通且结构相同的左右导流通孔。
而且,所述鱼礁底座的长×宽×高为:1650mm×1650mm×150mm,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外部尺寸长×宽×高为:1500mm×1500mm×1200mm。
而且,所述竖直导流通孔尺寸长×宽为:500mm×500mm,所述前后导流通孔尺寸长×宽为:1200mm×900mm,所述左右导流通孔尺寸长×宽为:500mm×5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体,导流通孔面积大且相互贯通,增加了礁体的通孔性,有利于岩礁性鱼类的栖息和生长。
2、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座结构,保证了礁体的稳定性,降低礁体的沉降速率。
3、本实用新型结合渤海湾浅海海况的特性,潮流场的特性,增加了礁体的迎流面积,提高了礁体的抗倾覆能力,扩大了礁体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调控影响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如图1所示,包括鱼礁底座5、长方框架结构体2,所述鱼礁底座与长方框架结构体由钢筋混凝土一体制出,共同构成一立方结构体,在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顶部平面中部制有与框架结构体内部空腔贯通的竖直导流通孔3,在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前后侧壁中部制有与框架结构体内部空腔贯通且结构相同的前后导流通孔4,在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左右侧壁中部制有与框架结构体内部空腔贯通且结构相同的左右导流通孔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结合渤海海湾的具体浅海环境及考虑鱼礁的沉降,所述浅海方型人工鱼礁底座的长×宽×高(L×W×H)为:1650mm×1650mm×150mm,所述长方框架结构体外部尺寸长×宽×高(L×W×H)为:1500mm×1500mm×12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所述竖直导流通孔尺寸长×宽(L×W)为:500mm×500mm长方形导流通孔,前后导流通孔尺寸长×宽(L×W)为:1200mm×900mm长方形导流通孔,左右导流通孔尺寸长×宽(L×W)为:500mm×500mm正方形导流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通过计算得出浅海方型人工鱼礁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为399.13/N,当来流速度为0.5m/s时,浅海方型人工鱼礁的抗滑移系数和抗翻滚系数均大于1,抗滑移抗倾覆性能表现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未经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7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