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动拖地两段式智能扫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7562.3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查繁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力凡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9 | 分类号: | A47L11/29;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拖地 段式 智能 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扫地机,尤其涉及滚动拖地两段式智能扫地机,适用于目前智能扫地机一机多用。
背景技术
智能扫地机又称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 ,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 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目前,智能扫地机没有拖地功能,或虽有附加拖地功能但功效不高。大体可分为两类:一、采取在机器底部添加机构,在产品底盘放置一块平铺抹布,但其并不能做到有效清除地面污垢。二:在产品底盘放置履带式转动抹布,但其与智能吸尘器动力轮产生产生垂直的力易造成产品自动行走不稳定或有水的布会造成地面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智能扫地机没有拖地的功能,或者虽有拖地功能但功效较低,清洁效果不好,产生二次污染甚至影响智能扫地机行走的稳定,为此提供一种滚动拖地两段式智能扫地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滚动拖地两段式智能扫地机,它包括智能扫地机底盘,所述智能扫地机底盘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滚动除尘机构、驱动滚动除尘机构的动力机构、集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所述滚动除尘机构包括一端和智能扫地机底盘固接的弧形防护罩,所述弧形防护罩下方的智能扫地机底盘内适配有可与地面接触的塑料芯轴,所述塑料芯轴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胶棉棒,所述塑料芯轴的外端面固接有旋转轴齿轮,所述弧形防护罩的另一端固接有上引尘板,所述上引尘板正下方的智能扫地机底盘上固接有下引尘板,所述上引尘板和下引尘板之间间隙配合形成吸尘流道;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位于智能扫地机底盘两侧的左齿轮箱和右齿轮箱,所述左齿轮箱内侧传动连接有左动力轮,所述右齿轮箱内侧传动连接有右动力轮,所述集尘机构包括位于左动力轮和右动力轮之间的顶部固接有垃圾盒盖的垃圾盒,所述垃圾盒的一端和吸尘流道相通,另一端通过透气孔和吸尘机构相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引尘板和下引尘板之间平行且与水平面倾斜分布,使得吸尘流道向远离智能扫地机底盘的方向延伸。
上述方案中所述吸尘机构包括上封盖、位于上封盖上的吸尘风机、吸尘风扇和侧盖,所述上封盖、侧盖和智能扫地机底盘围住吸尘风扇使得当吸尘风机启动时吸尘风扇从透气孔吸入气流进入吸尘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段:通过转动的带水PVC胶棉棒紧贴地面旋转能有效清除地面污垢和灰尘;第二段通过吸尘机构经吸尘流道将污垢和带污垢的水收集至垃圾盒中。没有二次污染且PVC胶棉棒或棉布可从塑料芯轴上拆下清洗,重复利用,彻底清洁家中地面。可以将智能扫地机当作专用拖地机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滚动除尘机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三维横剖面图;
图中,1、弧形防护罩,2、旋转轴齿轮,3、胶棉棒,4、左动力轮,5、吸尘流道,6、左齿轮箱,7、垃圾盒盖,8、垃圾盒,9、吸尘风机,10、侧盖,11、上封盖,12、智能扫地机底盘,13、塑料芯轴,14、右动力轮,15、吸尘风扇,16、右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智能扫地机底盘12,所述智能扫地机底盘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滚动除尘机构、驱动滚动除尘机构的动力机构、集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所述滚动除尘机构包括一端和智能扫地机底盘固接的弧形防护罩1,所述弧形防护罩下方的智能扫地机底盘内适配有可与地面接触的塑料芯轴13,所述塑料芯轴的表面包裹有胶棉棒3,所述塑料芯轴的外端面固接有旋转轴齿轮2,所述弧形防护罩的另一端固接有上引尘板,所述上引尘板正下方的智能扫地机底盘上固接有下引尘板,所述上引尘板和下引尘板之间间隙配合形成吸尘流道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位于智能扫地机底盘两侧的左齿轮箱6和右齿轮箱16,所述左齿轮箱内侧传动连接有左动力轮4,所述右齿轮箱内侧传动连接有右动力轮14,所述集尘机构包括位于左动力轮和右动力轮之间的顶部固接有垃圾盒盖7的垃圾盒8,所述垃圾盒的一端和吸尘流道相通,另一端通过透气孔和吸尘机构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力凡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力凡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7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