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热式太阳能保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8518.4 | 申请日: | 201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彭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36119 | 代理人: | 张放强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保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尤其是涉及用太阳能加热保温的自热式保温杯。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保健知识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在避免喝生水和凉水。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被动喝水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受空间、时间和设备之类客观条件的局限,青少年学生又多半缺乏正确的饮水习惯,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更为常见。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体重的60%~70%是水分,如果将水分减少10%,我们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如果再减少10%,那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人体对水的需求量与自身的体重、热能的消耗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时地饮用与体温相当的白开水是科学饮水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运动更大,失水量更多,社会各界更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科学饮水的需要和健康饮水习惯的形成。因此,中小学不仅要在教室里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而且还要让学生身不离席就能及时饮用与体温相适合的白开水。
目前,在中小学,口渴后才被动地喝水的现象,司空见惯;学生在教室里喝凉开水,大半天甚至一整天都不喝水,或是在课后以其它饮料替代喝水的现象,俯拾即是。这些现象均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为了在学习过程中能喝到热水,学生迫于条件的限制,常常使用保温杯,而对于需要连续学习或工作几个小时的人来说,大都会将保温杯一次性地装满,以减少中途加水的麻烦,但现有保温杯的保温时间没有热水瓶保温时间长,不能满足四五个小时以上的保温要求,一般在1-2小时后就会失去保温的效果。利用太阳能进行补充加热的保温杯虽然已有研发,但是这种利用太阳能作补充加热的保温杯还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进行有效的推广:有些虽然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是保温的效果还不够好;其它的大多结构比较复杂,生产的成本和销售的价格较高,不适合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使用需要和消费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保温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结构简单紧凑,制造使用方便,而且保温时间长,保温效果更好,适应性强的自热式太阳能保温杯。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热式太阳能保温杯包括杯盖、杯体和杯座,所述杯体内面设置有保温层,杯体外侧面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套,杯体支撑在杯座上,所述杯座内设置有光电转换蓄电池和温度控制器,在杯座上设置有散热基板,在散热基板上设置有加热盘,在加热盘中设置有螺旋槽,在螺旋槽内设置有电热丝,在加热盘上设置有蓄热层,所述蓄热层为蜂窝陶瓷体,蓄热层的表面与杯体底面相接触。所述杯体的底面中间与螺杆上端固定相连,螺杆下端穿过蜂窝陶瓷蓄热体、加热盘和散热基板与杯座相连。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套的输出端通过电线及控制开关与光电转换蓄电池相连,光电转换蓄电池再与电热丝相连,温度控制器的一端通过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盘相连、另一端与光电转换蓄电池相连,所述电热丝的电流为0.5-0.8A,电压5-10V。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外侧面上加装太阳能电池板套,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在蓄电池中并对加热丝充电加热,再通过体质轻、蓄热性好、散热慢、保温性好的蜂窝陶瓷体对杯体进行热传递加热,使电热丝发出热能的极大部分贮存在蜂窝陶瓷体内以保证对杯体进行直接热递,大大提高了发热效率。冬季的气温虽然只有0℃左右,但只要有阳光,就可使开始水温为50-60℃的热水保持在25-30℃的时间长达12小时,若加装热水的水温开始在90-95℃(开水),则可使其在40-50℃下保温8小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使用方便,既保持了现有保温杯外形结构的特点,又大大提高了保温效果和保温时间。与现有太阳能保温杯相比,在同样的保温时间情况下,其保温温度提高了20-30%;在同样的保温温度时,其保温时间延长了30-40%。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太阳能保温杯既可制成保温杯,也可制成保温瓶或旅行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X-X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杯盖 2、标牌 3、太阳能电池板套 4、杯体 5、保温层 6.蓄热层 7、加热盘 8、杯座 9、光电转换蓄电池 10、散热孔 11、螺杆 12、温度控制器 13、散热基板 14、电热丝 15、支承环 16、杯把手 17、显示灯 18、控制开关 19、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学院,未经萍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8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双筷子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恒温活性炭净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