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向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8837.5 | 申请日: | 201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林;王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评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啦啦操抛 接力 专向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员训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专门针对啦啦操“底座”进行抛与接的力量专向训练器。
背景技术
啦啦操抛接技术训练主要特指将称之为“尖子”运动员进行腾空上抛,和“尖子”运动员在空中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再由称之为“底座”的运动员完成对“尖子”运动员坠接保护为主要目的训练内容,以使得运动员通过抛与接训练,使之默契配合,满足某些特殊运动或表演项目的要求。
抛接力量的掌握,缘于啦啦操“底座”对发力、坠接时卸力的训练。广泛见于团体操、技巧、啦啦操等运动项目中。
目前国内外,均未发现有专门针对“底座”抛接,特别是对“上抛发力、坠接时卸力”进行专向训练的器械和设施。
传统的抛接训练完全借助于教练员的个人经验与指导,直接进行真人训练,或者是让底座进行大沙包抛接,这两种训练的缺点:
一、由于“底座”缺少恒定感知的过程,整体依然存在野蛮因素,容易造成对“尖子”或对自己手臂的运动伤害;
二、由于“底座”缺少定向体位的系统训练和保护,特别是真人训练的下坠体位更是杂乱无章,偶发性技术因素多,几乎无法形成统一的训练技术;
三、缺少科学的针对性训练,默契度不高;
四、训练成本大,耗时,不利于“尖子”和“底座”的分步教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没有啦啦操“底座”抛接力量的专向训练器械,以及传统训练中体位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向训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向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调节装置,在调节装置上至少调节连接一个弹性拉条,在所述弹性拉条活动连接一个仿真人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横向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立柱支撑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在屋顶上,在支撑板上固定连接一个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一端与其相连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分别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每个丝杆螺母上均连接一个弹性拉条,在所述支撑板上还固定连接一个遥控箱,遥控箱控制连接所述电机,在遥控箱连接一个遥控器。
所述横向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立柱支撑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在屋顶上,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电机,在一个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第一丝杆,另一个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第二丝杆,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分别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每个丝杆螺母上均连接一个弹性拉条,在所述支撑板上还固定连接一个遥控箱,遥控箱控制连接两个所述电机,在遥控箱连接一个遥控器。
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通过支架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在所述仿真人体的正面设有一组间距相等的挂环,在仿真人体两侧也分别设有挂环,在每个所述弹性拉条的底部均连接一个挂钩,挂钩与相应的挂环挂接配合。
在所述仿真人体还设有发声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高仿真且与真人重量相当的仿真人体,进行啦啦操上抛力量和不同体位的坠接“卸力”与保护训练;填补这一专项训练器械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评,未经王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8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球回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LED灯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