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9488.9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胜;申俊敏;张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面层 结构 性能 动态 研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道路工程结构性能研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类型。水泥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抗疲劳特性好、养护费用少、施工取材更方便等优点。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材料的脆性,加上施工质量差的原因,水泥路面常常会发生大面积快速的破坏,从而增加路面维修的难度;路面雨水沿水泥混凝土的接缝渗入路面中,进而使路面发生如错台、唧泥等病害,导致路面不平整,行车跳动现象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较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具有初期造价低、路面平整度好、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并且便于修复,应用比例逐渐增加。
为了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功能特性、增加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综合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路面的特性,常选择以水泥混凝土作为依托承重层,用沥青混凝土改善谁混凝土的服务性能,即刚柔复合式路面。刚柔复合式路面,最明显的问题在于:(一)裂缝反射病害,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自身设置裂缝、水泥混凝土破坏裂缝会传递到沥青面层;(二)塑性变形病害,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差较大,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更容易发生挤压变形。多项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发生塑性变形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为此单轴贯入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抽转剪切试验、三轴蠕变试验等试验方法用于评价材料的抗剪性能。而针对裂缝反射,沥青混凝土材料结构性抗剪的试验方法,以及在荷载动态作用下材料的疲劳抗剪性能研究,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沥青混凝土面层抗剪性能评价方法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考虑了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抗剪性能、兼顾了材料的动态抗变形能力及疲劳特性以及可提高复合式路面的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包括设备底座、载物台、荷载台、荷载台动力系统、压力泵、压力产生系统、温控系统、荷载轮以及位移传感装置;所述载物台以及压力产生系统均设置在设备底座上;待测试试样包括基层、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以及面层;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裂缝;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拼接后形成结构层;面层、结构层以及基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载物台的上表面;所述荷载轮设置在荷载台底部;所述位移传感装置设置在荷载台上,所述位移传感装置的下表面与荷载轮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压力产生系统与压力泵相连并向压力泵提供压力;所述荷载轮设置在面层上表面;所述压力泵依次通过荷载台以及荷载轮将压力传递至面层;所述荷载台动力系统通过荷载台带动荷载轮在面层上表面移动;所述温控系统设置在载物台中。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的间隙是可调整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载物台上的试样承载台,所述试样承载台包括夹具、活动夹板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夹具呈L型;所述夹具设置在载物台上;所述活动夹板竖立在夹具上并与夹具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夹具与活动夹板之间形成U型空腔;所述面层、结构层以及基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夹具与活动夹板之间所形成的U型空腔中;所述活动夹板与夹具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压力泵与荷载台之间的压力泵固定杆;所述压力泵依次通过压力泵固定杆、荷载台以及荷载轮将压力传递至面层;所述压力泵固定杆是竖向可伸缩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位移传感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固定杆以及滑动小轮;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固定杆设置在荷载台上;所述滑动小轮设置在位移传感器底部;所述滑动小轮的下表面与荷载轮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与面层相接触;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杆是竖向可伸缩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测量范围是0-50mm,分辨率0.005mm,最大移动速度1.5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