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高速道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9596.6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洪发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4082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高速 道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口的交通通行立体构架,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高速道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上红绿灯较多,对于交通流量大的路口等待通过的时间较长,且容易造成堵车,同时由于堵塞会造成不必要的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严重,能源浪费,且易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城市交通堵塞严重而提供的一种无须红路灯的城市高速道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城市高速道路,该道路包括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第四路口,第一路口与第三路口相对设置,第二路口与第四路口相对设置,各路口均设有左转车道、直行车道、掉头车道和右转车道,各路口的右转车道均设置在地面,各路口的直行车道均设计为高架,且上下交错设置,相对两路口的左转车道和掉头车道设于同一层面上,相对两路口的直行车道设于同一层面上。
在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和第四路口上均架设有高架人行横道。
在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和第四路口的反方向路边均设有公交车站。
各路口顺行车道自右向左顺次为右转车道、左转掉头车道、直行车道。
第一路口左转车道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三路口右转车道,第一路口掉头车道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四路口右转车道,第一路口右转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二路口反方向车道;第三路口左转车道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一路口右转车道,第三路口掉头车道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二路口右转车道,第三路口右转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四路口反方向车道;第二路口左转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四路口右转车道,第二路口掉头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一路口右转车道,第二路口右转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三路口反方向车道;第四路口左转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二路口右转车道,第四路口掉头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三路口右转车道,第四路口右转车道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一路口反方向车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城市交通堵塞严重的问题,各车道分流恰当,不会造成堵塞,不易发生交通事故,较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及尾气排放,减少能源需求,减少人们在路上的行路时间,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城市高速道路,值得注意的是,该道路包括第一路口A、第二路口B、第三路口C、第四路口D,第一路口与第三路口相对设置,第二路口与第四路口相对设置,各路口均设有左转车道、直行车道、掉头车道和右转车道,各路口的右转车道均设置在地面,各路口的直行车道均设计为高架,且上下交错设置,相对两路口的左转车道和掉头车道设于同一层面上,相对两路口的直行车道设于同一层面上。
在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和第四路口上均架设有高架人行横道1。
在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和第四路口的反方向路边均设有公交车站2。
各路口顺行车道自右向左顺次为右转车道、左转掉头车道、直行车道。
第一路口左转车道A1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三路口右转车道C4,第一路口掉头车道A2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四路口右转车道D4,第一路口右转车道A4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二路口反方向车道;第三路口左转车道C1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一路口右转车道A4,第三路口掉头车道C2设置在地下并连通第二路口右转车道B4,第三路口右转车道C4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四路口反方向车道;第二路口左转车道B1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四路口右转车道D4,第二路口掉头车道B2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一路口右转车道A4,第二路口右转车道B4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三路口反方向车道;第四路口左转车道D1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二路口右转车道B4,第四路口掉头车道D2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三路口右转车道C4,第四路口右转车道D4设置在地面并连通第一路口反方向车道。第一路口直行车道A3和第三路口直行车道C3设置在地面以上的一层高架上,第二路口直行车道B3和第四路口直行车道D4设置在一层高架以上的二层高架上。
以上设计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第一路口和第三路口的左转、掉头车道层面设计与第二路口和第四路口之间的左转、掉头车道层面设计可相互变换均能实现上述目的,第一路口和第三路口之间的直行车道与第二路口和第四车道之间的直行车道高架层面也可相互变换。将左转、掉头和右转的转弯车道设计在地面及地下,直行车道设计成高架,使得该方案制造成本最低,便于施工,且该设计的左转车道转弯幅度大,相对传统的急转弯行驶速度增大,不易堵车,安全性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洪发,未经杜洪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