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纤维增强薄层罩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9734.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柱;车法;刘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柱 |
主分类号: | E01C7/35 | 分类号: | E01C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1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纤维 增强 薄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纤维增强薄层罩面,属于沥青路面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自然坏境和车辆载荷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呈现开裂、松散、老化和磨损等现象,如不及时维修处理,破损路面受地表水的侵蚀,将使基层软化,路面的整体强度下降,导致路面破坏。为了避免沥青路面过早地破坏,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传统的路面养护技术主要有两种:沥青表面处治和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表面处治主要特点为集料散铺,沥青喷洒单独进行,没有填料(粉料)不经拌和。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突出的特点是在常温下,在施工现场进行稀浆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以上两种封层技术均能迅速修复原有沥青路面病害,而且具有防水、防滑、平整、耐磨等作用,从而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然而,随着车辆超载、重载化以及车辆渠化行驶趋势的日益变化,沥青路面早期损害大大加重;再加之养护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部分路面错过了预防性养护时机,如仍然采用传统的稀浆封层技术,将无法保证路面的长期完好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于重载、渠化交通条件的应力吸收,分散能力良好,同时具有高防水性、高耐磨性和施工快捷等优点的沥青路面纤维增强薄层罩面。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路面纤维增强薄层罩面,在旧沥青路面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沥青油毡层、钢丝网层、防水防裂层和沥青玛蹄脂碎石层,该防水防裂层是在玻璃纤维的双层喷洒有改性乳化沥青的复合层。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油毡层为改性沥青聚酯胎油毡。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层的厚度为1~1.5mm。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防裂层是在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的同时,同步切割喷洒玻璃纤维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应于重载、渠化交通条件的应力吸收,分散能力良好,同时具有高防水性、高耐磨性和施工快捷等优点的沥青路面纤维增强薄层罩面,相对于传统封层,纤维增强了封层抗拉强度、增大了疲劳性能、提高了抗车辙的性能,且纤维应力吸收中间层施工工艺连续,极大地缩短了沥青道路养护时间,施工较为便捷,同时由于纤维增强封层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耐磨性、高防水性、高稳定性,因而赋予沥青路面优良的耐久性;通过钢丝网层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沥青路面的抗拉强度、抗裂性以及防水防裂层的连接强度,通过沥青油毡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沥青路面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沥青路面纤维增强薄层罩面,在旧沥青路面1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沥青油毡层2、钢丝网层3、防水防裂层4和沥青玛蹄脂碎石层5,该防水防裂层4是在玻璃纤维的双层喷洒有改性乳化沥青的复合层,所述沥青油毡层2为改性沥青聚酯胎油毡,所述钢丝网层3的厚度为1~1.5mm,所述防水防裂层4是在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的同时,同步切割喷洒玻璃纤维而形成。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柱,未经王家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时道路高强度走道板及专用推车
- 下一篇:一种农机用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