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出风口本体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0246.1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灿升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风口 本体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出风口本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工业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巨大,汽车也由最开始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代步、休闲工具。消费者对汽车的关注点逐渐由过去最基本的安全性要求转移到舒适性要求上。
而对舒适性最为关心的就是汽车的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汽车必须具备的功能之一。汽车空调出风口本体比较薄,注塑成型时如果采用顶针直接顶出,需要较小的顶针,由于模芯对产品的影响,容易顶裂产品。
因此,亟需一种汽车出风口本体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出风口本体成型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本体成型模具,包括:
模座;
下模,包括定模框、设置于定模框内的定模芯、动模框和设置于动模框内的动模芯,定模框、定模芯固定设置于模座上,动模框、动模芯滑动设置于模座上,定模芯、动模芯的上端连接面上设置有下模型腔,定模框上设置有第一斜导柱孔,动模框上设置有第二斜导柱孔,第一斜导柱孔与第二斜导柱孔由上至下呈张开喇叭状设置,模座顶部位于动模框一侧设置有定位锁模孔;
上模,其设置于下模的上方,包括上模框和设置于上模框内的上模芯,上模芯的下端连接面上设置有上模型腔,上模框上设置有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第一斜导柱与第一斜导柱孔相匹配,第二斜导柱与第二斜导柱孔相匹配,第一斜导柱的长度尺寸小于第二斜导柱的长度尺寸;
顶针开模装置,其设置于模座的下方并与下模型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动模框、动模芯滑动设置于模座上,上模向上移动时带动动模框和动模芯向外移动,使得动模芯与汽车出风口本体分离开,然后顶针开模装置将汽车出风口本体顶出,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小了模芯对汽车出风口本体的影响,避免产品破裂。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定位锁模孔内还设置有弹性件。其中,弹性件合模时可避免第二斜导柱直接与定位锁模孔硬性碰撞产生摩擦,脱模时便于第二斜导柱从定位锁模孔内弹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定位锁模孔内还设置有定位传感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定位传感器感应第二斜导柱是否进入定位锁模孔中,保证合模的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上模框,11.上模芯,12.第二斜导柱,13.第一斜导柱,20.模座,21.定位锁模孔,22.弹性连接件,30.定模框,31.定模芯,32.第一斜导柱孔,40.动模框,41.动模芯,42.第二斜导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本体成型模具,包括:
模座20;
下模,包括定模框30、设置于定模框30内的定模芯31、动模框40和设置于动模框40内的动模芯41,定模框30、定模芯31固定设置于模座20上,动模框40、动模芯1滑动设置于模座20上,定模芯31、动模芯43的上端连接面上设置有下模型腔,定模框30上设置有第一斜导柱孔32,动模框40上设置有第二斜导柱孔42,第一斜导柱孔32与第二斜导柱孔42由上至下呈张开喇叭状设置,模座20顶部位于动模框40一侧设置有定位锁模孔21;
上模,其设置于下模的上方,包括上模框10和设置于上模框10内的上模芯11,上模芯11的下端连接面上设置有上模型腔,上模框10上设置有第一斜导柱13和第二斜导柱12,第一斜导柱13与第一斜导柱孔32相匹配,第二斜导柱12与第二斜导柱孔42相匹配,第一斜导柱13的长度尺寸小于第二斜导柱12的长度尺寸;
顶针开模装置,其设置于模座20的下方并与下模型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灿升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灿升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注塑机用排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组合垫圈的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