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0549.3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9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彬;徐志刚;孙群富;黎曼俐;龚新月;任鹏飞;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1/028 | 分类号: | B64C31/028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低空运载飞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搭载音视频通信中继、视频采集、驱鸟器等设备的动力伞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伞翼无人机均为单发动机动力装置、或双发动机水平布置,当单发动机动力装置由于故障出现空中熄火现象时,会造成动力缺失,出现伞翼无人机坠毁;而双发动机水平布置时,当某个发动机由于故障出现空中熄火现象时,在轴心处会出现扭力不平衡,造成伞翼无人机坠毁。单发动机动力装置或双发动力机水平布置均无法解决当某个发动机空中出现故障熄火后造成伞翼无人机坠毁事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当空中某个发动机出现故障熄火后会造成伞翼无人机动力缺失而导致坠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翼无人机,通过采用双发动机前后布置的方式,以保障伞翼无人机安全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压翼伞通过翼伞操纵绳与结构舱体连接,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通过翼伞操纵绳与冲压翼伞相连,结构舱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结构舱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桨,减震起落架安装在结构舱体的底部;操纵系统包括地面控制系统以及置于结构舱体内部的接收系统。
所述结构舱体的前后部均设有发动机安装接口,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安装接口装在结构舱体上。
所述结构舱体前后两端的发动机的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前后两端的螺旋桨分别为正、反桨设置。
所述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包括左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和右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所述左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右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分别通过左侧翼伞操纵绳、右侧翼伞操纵绳与冲压翼伞连接。
所述翼伞操纵绳、发动机组成驱动机构;地面控制系统传输控制指令,接收系统接收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分别控制左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右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前端发动机控制系统、后端发动机控制系统动作,操纵左侧翼伞操纵绳、右侧翼伞操纵绳、前端发动机、后端发动机,实现伞翼无人机的控制飞行及发动机的点火/熄火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伞翼无人机为带双动力的无人动力翼伞,采用冲压翼伞作为升力体,采用滑翔起飞方式,在飞行过程中通过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带动翼伞操纵绳完成左右转向、上升及下降,执行完飞行任务后采用滑翔方式降落,降落时,减震起落架起到减震和滑行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双台发动机前后布置,该动力布局相比现有的单台发动机布局和左右水平对称布置,能有效消除空中某个发动机发生故障造成的动力缺失情况,构建了一套安全可靠的伞翼无人飞行系统。适用于多任务载荷搭载、实时通信中继、紧急空投物资、持续战场检测、搜索与救援、电子战、自然灾害预防与处理、科学勘查、公安边防等场合,拓宽了伞翼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翼伞1通过翼伞操纵绳6与结构舱体3连接;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2通过翼伞操纵绳6与冲压翼伞1相连,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2包括左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和右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左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右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分别通过左侧翼伞操纵绳、右侧翼伞操纵绳与冲压翼伞1连接,结构舱体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2;结构舱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发动机4,结构舱体3的前后部均设有发动机安装接口,发动机4通过发动机安装接口装在结构舱体3上;发动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桨7,结构舱体3前后两端的发动机4的螺旋桨7旋转方向相同,前后两端的螺旋桨7分别为正、反桨设置,即当前面发动机的螺旋桨采用正桨,后面发动机的螺旋桨采用反桨,以产生相同方向的牵引力;减震起落架5安装在结构舱体3的底部。
操纵系统包括地面控制系统以及置于结构舱体3内部的接收系统8;翼伞操纵绳6、发动机4组成驱动机构;地面控制系统传输控制指令,接收系统8接收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分别控制左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右侧翼伞操纵绳控制系统、前端发动机控制系统、后端发动机控制系统动作,操纵左侧翼伞操纵绳、右侧翼伞操纵绳、前端发动机、后端发动机,实现伞翼无人机的控制飞行及发动机4的点火/熄火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