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胀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0597.2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宝;俞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宝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44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胀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胀式蒸发器,尤其涉及了一种带有除霜功能的吹胀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蒸发器是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如图2所示,这种吹胀式蒸发器在制冷过程中会结霜,而且长时间会越结越厚,影响冷气传出,使制冷效果下降,耗电增加;积霜厚时,需停机人工除霜,较为繁琐,化霜时冷冻食品会失去保鲜质量,且若铲霜不注意会损坏蒸发器,造成不制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吹胀式蒸发器在制冷过程中会结霜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有除霜功能的吹胀式蒸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吹胀式蒸发器,包括主体管路和毛细管,毛细管与主体管路的一端相连,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管,第一管与毛细管并联后与主体管路相连,第一管的内径为主体管路内径的0.45~0.65倍。第一管连接压缩机高压出口端的电磁阀,高压高温气体直接反冲进吹胀式蒸发器(时间约为30秒左右),从而将蒸发器表面霜除净。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第一管相连的第二管,第二管内径与主体管路相同。第二管连接压缩机高压出口端的电磁阀,高压蒸汽从第二管进入第一管。
作为优选,第一管连接在主体管路的侧壁上且第一管与主体管路内部相通。第一管可以连接在主体管路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保持吹胀式蒸发器表面不结厚霜,可增强制冷传导效果,节能降耗,并且省去人工除霜工作,能够确保冷冻食品保鲜保质,避免损伤蒸发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吹胀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主体管路、2—第一管、3—第二管、4—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吹胀式蒸发器,如附图1所示,包括主体管路1和毛细管4,毛细管4与主体管路1的一端相连,还包括第一管2,第一管2连接在主体管路1的侧壁上且第一管2与主体管路1内部相通。还包括与第一管2相连的第二管3,第二管3内径与主体管路1相同。第二管3连接压缩机高压出口端的电磁阀,高压蒸汽从第二管3进入第一管2。
第一管2的内径为主体管路1内径的0.57倍。将第一管2的内径设为主体管路1内径的0.57倍,从毛细管4进入主体管路1的蒸汽不能进入第一管2内,从第一管2进入主体管路1的高压蒸汽也无法通过毛细管4。从第一管2进入主体管路1的高压高温蒸汽将吹胀式蒸发器表面的霜除净。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宝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宝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