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装用耐火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4744.3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邵继领;白丽英;张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世纪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耐火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尤其是一种安装用耐火电线,属于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地下铁道、大型电站及重要的工矿企业等与防火安全和消防救生有关的地方,例如,消防设备及紧急向导灯等应急设施的供电线路和控制线路对电线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线在高温环境中绝缘和散热性能差,阻燃性能差,机械性能差,屏蔽性差,信号衰减度高,不能保证在高温环境中正常通电、传输各种控制信号、报警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用耐火电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用耐火电线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防信号干扰功能,在高温环境中不具有可燃性,可抑制通过电线造成的火焰蔓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安装用耐火电线,包括外套组件、包覆于外套组件中间的至少两组导芯组件以及填充于外套组件和导芯组件之间的填充层;所述导芯组件包括导芯、耐火层和绝缘层,所述导芯采用绞合线,所述耐火层包覆在所述导芯外,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耐火层外;所述外套组件包括聚酯带绕包层、金属屏蔽层和护套,所述聚酯带绕包层包覆在所述填充层外,所述金属屏蔽层包覆在所述聚酯带绕包层外,所述护套包覆在所述金属屏蔽层外。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还进一步改进如下:
所述绞合线由金属丝左向绞合而成,所述金属丝采用一根以上软圆铜丝或镀锡铜丝。
所述耐火层采用2-3层氟金云母带重叠绕包而成。
所述绝缘层采用软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
所述填充层采用聚丙烯撕裂网状填充绳或岩棉绳。
所述聚酯带绕包层采用双层聚酯带重叠绕包。
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金属丝采用软圆铜丝或镀锡铜丝,所述编织密度为80-82%。
所述护套采用氧指数在32及以上的难燃性软聚氯乙烯塑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防信号干扰功能,当发生火灾时,不具有可燃性,可抑制通过电线造成的火焰蔓延,保证火灾内正常通电、传输各种控制信号、报警信号。
2、本实用新型的耐火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和抗电晕、抗辐射的特性,且有很好柔软性及拉伸强度,适合于高速缠绕。
3、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爆、耐腐蚀性强、载流量大、耐辐射、机械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导芯,2-耐火层,3-绝缘层,4-填充层,5-聚酯带绕包层,6-金属屏蔽层,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安装用耐火电线,包括外套组件、包覆于外套组件中间的两组导芯组件以及填充于外套组件和导芯组件之间的填充层4;所述导芯组件包括导芯1、耐火层2和绝缘层3,所述导芯1采用绞合线,所述耐火层2包覆在所述导芯1外,所述绝缘层3包覆在所述耐火层2外;所述外套组件包括聚酯带绕包层5、金属屏蔽层6和护套7,所述聚酯带绕包层5包覆在所述填充层4外,所述金属屏蔽层6包覆在所述聚酯带绕包层5外,所述护套7包覆在所述金属屏蔽层6外。
所述绞合线由金属丝左向绞合而成,所述金属丝采用一根以上软圆铜丝或镀锡铜丝。
所述耐火层2采用2-3层氟金云母带重叠绕包而成。
所述绝缘层3采用软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
所述填充层4采用聚丙烯撕裂网状填充绳。
所述聚酯带绕包层5采用双层聚酯带重叠绕包。
所述金属屏蔽层6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金属丝采用软圆铜丝或镀锡铜丝,所述编织密度为80-82%。
所述护套7采用氧指数在32及以上的难燃性软聚氯乙烯塑料。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世纪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世纪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4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耐油型低压双工光电复合电缆
- 下一篇:超柔性可防火矿物质绝缘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