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5208.5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流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雅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方便焊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现有技术中带印制电路板(PCB板)的连接器成品通常不预留焊盘位置,因此,焊接起来非常的不便,也不利于自动焊接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连接器,其组装后预留有焊盘的位置,便于焊盘加锡,方便后续的自动焊接,焊接质量好,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新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套设在所述连接器主体设置有印制电路板一端的焊盘夹,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印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焊盘,所述焊盘夹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焊盘位置一一对应的开口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焊盘夹上还设置有线夹,所述线夹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开口部一一对应的线槽,其中,所述焊盘夹的一端面上对称的设置有一对凸部,所述线夹与所述焊盘夹相配合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焊盘夹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线夹相卡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线槽沿着所述线夹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分布于整个宽度方向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线槽与所述开口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焊盘夹和所述线夹选用的材料均为塑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器主体设置有印制电路板的一端套设有焊盘夹,所述焊盘夹上设置有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焊盘位置一一对应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设置能够将所述焊盘的位置清楚的显示出来,焊接时能够方便准确的找到所述焊盘的位置,且方便在所述焊盘上加锡层,焊接质量好,效率高,便于自动焊接的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上线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连接器主体;11、焊盘;20、焊盘夹;21、开口部;22、凸部;30、线夹;31、线槽;40、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0、套设在所述连接器主体10设置有印制电路板一端的焊盘夹20,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印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焊盘11,所述焊盘夹20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焊盘11位置一一对应的开口部21。所述焊盘夹20上还设置有线夹30,所述线夹30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开口部21一一对应的线槽31,其中,所述焊盘夹20的一端面上对称的设置有一对凸部22,所述线夹30与所述焊盘夹20相配合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部22相配合的凹槽(图未示),所述焊盘夹20通过所述凸部22与所述线夹30相卡合。所述线槽31沿着所述线夹3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分布于整个宽度方向上。且所述线槽31与所述开口部2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焊盘夹20和所述线夹30选用的材料均为塑胶。见图3所示,线材40依次通过所述线槽31和所述开口部21与所述焊盘11连接。所述线夹30的设置使得所述线材40与所述焊盘11的连接线路清楚整齐。
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0的印制电路板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各设置有五个焊盘11,而在实际使用时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焊盘11的数量则根据具体的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焊盘11数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雅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雅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