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5288.4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0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尹格平;尹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格平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囊实性包块 穿刺 活检 套针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
背景技术
机体出现实体或囊实性包块是常见的疾患。迄今为止,在临床医疗中,除超声血检查、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辅助诊断外,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微小创伤手段取得少量包块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对其进行彻底治疗前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常称作:最终诊断。目前已有针吸穿刺法,是将穿刺针穿刺入包块后,利用注射器负压吸取的原理,力求取得少许包块组织或组织间液体进行诊断,但由于包块活体组织具有组织韧性,往往因难以吸出组织,或取得的组织间液体不能进行病理学诊断,使对于实体包块进行穿刺取得组织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以克服传统穿刺针器具的弊端或不足。其既可以吸取组织间液体,又能取得满足病理学诊断需要的少量实体组织,在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吸活检弊端的基础上,达到“一针多用途”,简便快速,创伤微小,有望成为临床实体包块类疾病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由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两部分组成;所述穿刺活检针外鞘由依次呈直线连接的外鞘卡槽针座、外鞘中空针杆和外鞘侧面针孔端头三部分组成;所述内芯套针刀由依次呈直线连接的内芯卡扣针座、内芯中空针杆和内芯切离针刀端头三部分组成;所述内芯中空针杆的外径小于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径,且内芯中空针杆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所述外鞘侧面针孔端头包括端头实心针尖,以及位于端头实心针尖上方的端头侧面针孔;所述内芯切离针刀端头包括端头弧形刀片,以及与端头弧形刀片相连的端头中心针孔,所述端头弧形刀片的外径小于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径,且端头弧形刀片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形成“铡刀”效应,用于将凸入端头侧面针孔的组织块断切下来,并封闭端头侧面针孔;所述外鞘卡槽针座的针孔内径与内芯卡扣针座的外径相套入式吻合;所述外鞘卡槽针座的上端开有针座卡槽,内芯卡扣针座的下端外壁设有针座卡扣,且针座卡槽与针座卡扣相卡入式对应;所述针座卡扣与针座卡槽的卡合,用于固定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的相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均采用钛钢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外鞘卡槽针座和内芯卡扣针座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外鞘中空针杆和外鞘侧面针孔端头,以及内芯中空针杆和内芯切离针刀端头采用钛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弧形刀片的刀尖至针座卡扣上端的长度=穿刺活检针外鞘的总长度-端头实心针尖的长度,使端头弧形刀片接触端头实心针尖时,针座卡扣与针座卡槽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侧面针孔与针座卡槽相对应,端头弧形刀片与针座卡扣相对应,且所述针座卡槽和针座卡扣上均设有相应的方位标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座卡槽采用双卡槽结构,针座卡扣对应采用双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卡槽针座和内芯卡扣针座均能直接与注射器相衔接,且其长度均为15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中空针杆表面设有用于指示长度的刻度线,其外径2.5~3.0mm,内径为2.0~2.5mm,长度为50~200mm;所述内芯中空针杆的内径为1.0~1.5mm,长度为60~2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端头中心针孔处的内芯切离针刀端头的外径与内芯中空针杆的外径相等;位于端头侧面针孔处的外鞘侧面针孔端头的内外径与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外径均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实心针尖与端头侧面针孔之间的距离为2mm±0.5mm;所述端头实心针尖为尖锐针状结构,其长度为2mm±0.5mm;所述端头侧面针孔的长度为2mm±0.5mm,宽度为外鞘中空针杆内径的0.25-0.40;所述端头弧形刀片的为尖锐弧形结构,其长度为4mm±0.5mm,且其中间位置的外周长为内芯中空针杆外周长的0.5-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侧面针孔为宽度为外鞘中空针杆内径的1/3;所述端头弧形刀片中间位置的外周长为内芯中空针杆外周长的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格平,未经尹格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液式碎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大范围选择采样点的胸膜活检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