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室内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9774.3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勇;刘勇;彭德权;刘佳其;汪年结;周未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F24F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室内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主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产品的“必须”消费属性越来越强,周期性已经很弱。据相关报道,2013年全年,我国空调行业总出货量11133万台,同比上涨6.8%;其中,内销6235万台,同比上涨9.1%,出口4897万台,同比上涨4.3%。可见,空调产销量呈上涨趋势,然而,近年空调产品核心技术创新相对不足,多数新品在外观造型、外壳材质、新工艺及显示、控制微创新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柱状空调与传统空调相比其结构能给人少许新鲜感觉,除此之外,家用空调器仍没能摆脱传统技术形式,其节能易装、轻薄化设计仍是技术难题,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传统空调器的结构,一般由制冷系统、风路系统、电气系统、箱体与面板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如下:
制冷系统是空调器制冷降温部分,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电磁换向阀、过滤器和制冷剂等组成一个密封的制冷循环。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房间空气加快热交换部分,由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设备组成。
电气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压缩机、风机安全运行和温度控制部分,由电动机、温控器、继电器、电容器和加热器等组成。
箱体与面板是空调器的框架、各组成部件的支承座和气流的导向部分,由箱体、面板和百叶栅等组成。
由上可知,传统空调的风路系统离不开离心风机、轴流风机以及气流导向百叶栅,要达到好的换热和出风效果,离心风机直径无法做小,为了节省空间减小空调室内机外形尺寸,换热器通常设计成C形将风机半包围起来,这种结构换热器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微通道的应用受限,尽管空调行业技术人员针对空调室内机减薄、减轻、工艺性方面已经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科研时间,但传统空调室内机外形尺寸大,厚度通常大于25cm,因此厚度减薄,已遇到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薄、静音、节能、舒适的空调室内主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室内主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空气驱动部;所述壳体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换热腔内,所述换热腔具有换热入风口和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出风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换热出风口和第二换热出风口,在壳体上设置有空调器出风口,在空调器出风口的四周设置有可使空调器出风口产生负压的空气喷射口;所述空调器出风口与第一换热出风口对应,空气驱动部的吸风口与第二换热出风口对应,空气驱动部的吹风口通过空气流道与空气喷射口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出风口对应。
进一步的是: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出风口和/或第二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风罩。
进一步的是:所述空气流道为气旋加速风道。
进一步的是: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宽度为0.5mm至1.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宽度为0.8mm至1.2mm。
进一步的是:所述换热器为平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类似于无叶风扇的原理,采用从空气喷射口中喷出的高速气流,使空调器出风口处产生负压,进而带动空调器出风口从后方的换热器中形成空气流动,进而达到吹风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气流平稳,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受;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取消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传统的结构,因此在工作时更静音;同时还可将换热器采用平板结构,使得整个结构在厚度上可做得更薄。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壳体1、换热器2、空气驱动部3、换热出风口4、第一换热出风口41、第二换热出风口42、空调器出风口5、空气喷射口6、吸风口31、吹风口32、空气流道7、风罩8、显示面板9、背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9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模型化带曲率测定带张力
- 下一篇:消除热轧薄规格花纹板扁卷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