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005.7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王允野;金镇勋;王菲;张丹;刘昆;赵小茹;郭小磊;赵佳;苏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医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B1/01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杨天休 |
地址: | 132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镜用 多功能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肠镜诊疗时的医疗器具,具体说是一种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属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肠镜诊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肠道准备不充分,致肠镜检查时视野模糊,又容易阻塞肠镜注气、注水管道,影响检查效果又延长治疗时间。需多次维修肠镜,即浪费成本又缩短肠镜的使用寿命。在有些特殊情况需肠镜下给药时,大都是使用现有两端开放的直管结构的肠镜给药管。这种传统的肠镜给药管功能单一,而且给药速度慢、方向单一,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能多方位注液并可吸引、辅助注水、注气的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由软体的治疗管主体构成,特点是治疗管主体的前端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的吸引管口上设有吸引医用肝素帽,三通管另一端的给药管口上设有给药医用肝素帽,三通管上设有转换阀门;治疗管主体的末端设有密封堵,治疗管主体的末端管壁上开有沿治疗管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列的长方形的至少一个通液侧孔,相邻通液侧孔沿治疗管径向方向的夹角分别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医用橡胶、医用硅胶等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
在肠镜下使用时,将这种多功能治疗管从肠镜活检管道口引入后,从给药管口给药,由于在治疗管主体的末端管壁上开有沿治疗管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列的长方形的通液侧孔,不但给药速度快,而且给药方向呈立体的螺旋放射状,多方位的给药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可以通过给药管口实行给肠腔内的辅助注水、注气等,预防肠镜阻塞。关闭给药管口打开吸引管口,连接负压吸引设备以后还可以吸引回抽肠道内多余的残液。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内镜下多方位的给药注液,以及吸引、辅助注水、注气等,可广泛适用于内窥镜诊疗领域,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疗管主体,2三通管,3吸引管口、3.1吸引医用肝素帽,4给药管口、4.1给药医用肝素帽,5转换阀门,6密封堵,7通液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这种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由软体的治疗管主体1构成,治疗管主体的前端连通有三通管2,三通管另一端的吸引管口3上设有吸引医用肝素帽3.1,三通管垂直端的给药管口4上设有给药医用肝素帽4.1,三通管上设有转换阀门5。治疗管主体的末端设有密封堵6,治疗管主体的末端管壁上开有沿治疗管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列的长方形的若干个通液侧孔7,相邻通液侧孔沿治疗管径向方向的夹角分别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实施这种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治疗管主体长2100毫米、外径2毫米、内径1.8毫米,治疗管主体的末端每隔4毫米开有沿治疗管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列的长2毫米、宽1.1毫米的7个长方形的通液侧孔,相邻通液侧孔沿治疗管径向方向的夹角分别为90度。
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肠镜用多功能治疗管,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使用灵活方便。可实现内镜下多方位的给药注液,以及吸引、辅助注水、注气等,提高了治疗效果,受到试用者的欢迎和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医药学院,未经吉林医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妇科护理用给药器
- 下一篇:负压冲洗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