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形经皮撬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031.X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雄;刘联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铭雄;刘联群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经皮撬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形经皮撬拔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中,骨折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训练。要固定,就必须要有良好复位,骨折没有复位就谈不上固定,更谈不上功能训练。因此,骨折复位是骨折治疗的基础和关键。目前骨科中对骨折的复位方法有两种,一是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即“正骨手法”,即通过手法在体表上施术,矫正移位的骨折;而另一种方法则是切开复位,即通过一定的解剖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肌肉层而到达骨折区域,在直视下通过一定的器械对骨折端进行复位。
但是,很显然上述治疗都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例如:闭合手法复位是根据骨折的受伤机制及骨折移位情况,逆损伤机制对骨折移位进行纠正的一种复位方法,该方法必须隔着软组织操作,力量很难有效到达,常常为了达到复位目的而使骨折区域的软组织严重受损,甚至出现如压疮、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的软组织并发症。而切开复位则是一种明确有创的复位方法,必须逐层切开软组织到达骨折区域,对骨折内环境有医源性的破坏,常常因为复位而导致骨折区血运受损、骨不连等并发症出现。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迅猛发展,骨折常常采用微创手术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微创内固定并须在良好复位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传统手法整复又常常难以奏效。经皮器械复位器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套经皮的、微创的复位器械,从某种意义上讲,器械是手的延伸,器械复位也就是手法复位的延伸,利用这种器械所施行的复位方法,即不同于传统整骨手法,也不同于切开复位法,既能解决创伤骨折施行微创内固定之前的复位问题,又能在不同程度上规避上述两种复位方法的弊端。
在具体复位操作过程中,如何使已经断裂错位的两骨折端进行向错位的反方向撬拨复位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形经皮撬拔器,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形经皮撬拔器,包括手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部的顶部的撬拔头;
在所述手柄部结构中,所述手柄部为T形手柄部;所述T形手柄部包括一横管和设置在所述横管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横管的竖管;所述竖管与所述撬拔头固定连接;
在所述撬拔头结构中,所述撬拔头为凹形刀头或扁平的片刀状刀头或弯曲且扁平的片刀状刀头或双头棱尖状刀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凹形刀头为空心的凹形刀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T形手柄部结构中,所述竖管自与横管的连接端至另一端管径依次变小。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T形手柄部结构中,所述竖管自与横管的连接端至另一端管壁向内侧呈弯曲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T形手柄部结构中,所述竖管为实心管件或是空心管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竖管以及所述凹形刀头连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竖管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外螺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T形经皮撬拔器结构中,手柄部的横管的长度范围为10-12㎝;所述竖管的长度范围为6-10c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撬拔头的长度范围为0.2-3c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手柄部以及所述撬拔头均为不锈钢结构件或是钛合金结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形经皮撬拔器,分析上述T形经皮撬拔器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T形经皮撬拔器的由手柄部1以及设置在手柄部1的顶部的撬拔头2等主要结构组成;在具体结构中,上述T形手柄部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手持实施复位手术操作;T形手柄部可以利用竖管的弯曲形状以竖管为支撑杆实施杠杆撬拔操作;由于具有弯曲结构,在医护人员手握U形经皮撬拔器进入人体骨折处时,可以直接弯曲着伸向需要操作的位置,而不需要多次调整U形撬拔头的角度和位置(但是,传统的传统工具需要多次调整,很容易造成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上述结构可进一步减少对工具周围组织的产生创伤。在对抗牵引和无菌操作下,用撬拨头经皮刺入两骨折端之间利用杠杆原理,向错位的反方向撬拨复位。撬拨时力量要适中,以防将骨折端撬劈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铭雄;刘联群,未经李铭雄;刘联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内固定X型橫联抗旋装置
- 下一篇:气管软骨开孔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