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095.X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2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文;苏新华;刘鹏鸣;张红瑞;牛金全;杨小凤;贾建栋;董鹏;王蒙;艾美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6 | 分类号: | F16K3/26;F16K3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01614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PVC行业中,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设备为聚合反应釜,反应釜普遍采用电动柱塞釜底阀来控制反应物料的进出。电动柱塞釜底阀属于柱塞式阀门。该阀门具有密封性好、使用周期长、易于维修等特点,适用于控制酸碱性、有毒气体或液体介质的流动。而且,其驱动形式采用隔爆型三项异步电动机,减速机配有手动装置。
电动柱塞釜底阀的丝母一般采用铜材质,长时间使用后,铜丝母内梯形螺纹会产生磨损。当磨损情况较严重时,丝杠与丝母之间无法配合传动,导致电动机无法控制釜底阀的开关,必须及时更换新铜丝母,这样会给连续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釜底阀铜丝母损坏时无法及时控制釜底阀的开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控制装置,其包括开合螺母和定位卡块;所述开合螺母包括手柄、左半螺母及与所述左半螺母匹配的右半螺母;所述手柄分别设置在左半螺母及右半螺母上;所述左半螺母与右半螺母均螺纹连接于丝杠,且通过所述定位卡块与丝母座的底部卡合连接;所述丝母座与釜底阀的阀导柱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卡块的一端卡合于丝母座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螺栓锁紧于开合螺母上。
其中,所述定位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定位卡块配合后形成用于卡合所述丝母座的卡槽。
其中,所述左半螺母与右半螺母的形状均为半圆环形。
其中,在所述左半螺母与右半螺母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手柄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釜底阀的阀导柱设置于阀体内,在所述阀体上设有阀口,所述阀导柱沿阀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使阀口在接通与闭合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阀体外设有外导柱,所述外导柱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法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应急控制装置在当釜底阀丝母损坏时,操作人员可以及时通过安装开合螺母来控制釜底阀的开关,避免了对釜内物料进行回收,节约了生产消耗(纯水、分散剂、缓冲剂、涂釜液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保证了生产的连续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合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开合螺母;3:丝杠;4:丝母座;5:阀导柱;6:阀体;7:阀口;8:外导柱;9:法兰;10:丝母;11:手柄;12:左半螺母;13:右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