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216.0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scr 系统 冷却液 管路 外置 滤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
目前,现有的SCR系统中冷却液不经过滤直接进入加热电磁阀,冷却液中的杂质,特别是铁屑进入电磁阀后容易引起加热电磁阀失效,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其能够防止冷却液中的杂质进入加热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SCR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其包括外管、进液接头和滤网,其中,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进液接头与滤网连接为一体,且所述滤网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吸附冷却液中铁屑的磁钢,所述外管通过进液接头设置于SCR系统中冷却液进入加热电磁阀的前段管路上。
特别地,所述外管采用硬质塑料件,所述进液接头采用塑料件,所述外管与所述进液接头之间通过热熔方式连接为一体。
特别地,所述外管采用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通过卡箍固定于所述进液接头上。
特别地,所述滤网采用不锈钢制成,且所述滤网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的容置部件,所述容置部件为塑料件,且所述容置部件与所述滤网之间采用热熔焊接为一体。
特别地,所述外管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道加强筋。
特别地,所述进液接头上对应与所述外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凸起部。
特别地,所述滤网的内径沿冷却液的流向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设置于SCR系统中冷却液进入加热电磁阀的前段管路上,对进入加热电磁阀的冷却液进行预先过滤,防止冷却液中的杂质进入加热电磁阀中,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因冷却液中杂质进入加热电磁阀而引起的加热电磁阀失灵,延长了加热电磁阀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提高了SCR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2提供的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2提供的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
1、外管;2、进液接头;3、滤网;4、磁钢;5、容置部件;6、凸起部;7、加强筋;8、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SCR系统的冷却液管路外置滤网装置包括外管1、进液接头2和滤网3,所述滤网3设置于所述外管1内,所述进液接头2与滤网3连接为一体,且所述滤网3的底部设置有磁钢4,从而能够将液体中铁屑有效吸附在滤网3底部,增强了滤网3的耐用性和过滤能力。所述外管1通过进液接头2设置于SCR系统中冷却液进入加热电磁阀的前段管路上。所述外管1采用硬质塑料件,所述进液接头2采用塑料件,所述外管1与所述进液接头2之间通过热熔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简单紧凑。所述滤网3采用不锈钢制成,且所述滤网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4的容置部件5,所述容置部件5为塑料件,且所述容置部件5与所述滤网3之间采用热熔焊接为一体。
所述进液接头2上对应与所述外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凸起部6。
所述外管1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道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不仅起到增加外管1的强度的作用,同时起到防撞和便于固定外管1的作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外管1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外管1采用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通过卡箍8固定于所述进液接头2上,以使安装形式灵活多变,适用于安装加热电磁阀的所有管路中。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重汽车散热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及机油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