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螺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260.1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煜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地址: | 523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螺旋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热螺旋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将发热丝缠绕在金属管体表面,对金属管中流动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构件,上述加热结构存在如下缺陷:发热丝直接缠绕金属管上,不容易固定,发热丝在管体的表面,发热效率低,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管容易发生漏电事故,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发热螺旋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热螺旋管,包括采用陶瓷制成的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表面设有用于缠绕发热丝的螺旋状凹槽。
在上述发热螺旋管中,所述螺旋状凹槽的深度为管状本体壁厚的三分之一。
在上述发热螺旋管中,所述螺旋状凹槽的深度为管状本体壁厚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采用陶瓷制成的管状本体,在管状本体的表面设有用于缠绕发热丝的螺旋状凹槽,从而可将发热丝缠绕在螺旋槽,置于螺旋槽中的发热丝不会在管体表面出现滑动的问题,而且也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而陶瓷构件则不会发生漏电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热螺旋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发热螺旋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发热螺旋管中的螺旋槽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螺旋管,其具有一个采用陶瓷制成的管状本体1,所述管状本体1的表面设有用于缠绕发热丝的螺旋状凹槽2。
在上述发热螺旋管中,所述螺旋状凹槽2的深度为管状本体1壁厚的三分之一。
在上述发热螺旋管中,所述螺旋状凹槽2的深度为管状本体1的壁厚的二分之一。
在陶瓷制成的管状本体1的螺旋状凹槽中缠绕上发热丝,置于螺旋槽2中的发热丝不会在管体1的表面随便滑动,另外,陶瓷构件也不会发生漏电问题,保证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煜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煜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