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斯节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2011.4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慧娟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龙***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节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斯节能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再煮锅的结构,通常系设有一煮锅、一设于煮锅底部的聚热环,以藉由该聚热环的聚热作用构成对煮锅的增温加热,构成续煮功能。此种习知再煮锅结构,由于其中的煮锅底部与聚热环的结合结构相当复杂,因此其构件繁多、组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且不够稳固。
另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M482709号“瓦斯节能器”,该瓦斯节能器是不须与煮锅结合而固定于瓦斯炉的炉架,其结构包含有一集热垫、至少两个扣夹,集热垫是一可以放置锅子、蒸笼等蒸煮容器的容置区,扣夹用以夹固该集热垫。该瓦斯节能器可在食材蒸煮期间将瓦斯炉的热源集中,以使蒸煮内容物能够迅速加热以及于蒸煮完成后将原本已集中的热源保留住,以使该蒸煮内容物还能继续保持温度而不致散热过快。
但是,上述专利案因为必须以扣夹来固定,而产生不便于使用且构件多、制造成本高等缺失。
爰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今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之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开发之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便于放置且稳定不会任意移动的瓦斯节能结构,以克服现有瓦斯节能器不便使用,成本高等缺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瓦斯节能结构,包含有一集热体,该集热体为吸热材料,并开有多个镂孔,该集热体底侧具有多个突体及由各相邻的突体形成的多个置放槽。
所述集热体上侧包含一弧形的凹部。
所述集热体下侧包含一弧形的凸部。
所述镂孔包含有浪形的内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瓦斯节能结构是借由放槽置放于炉架上,并藉突体达到止挡作用,无须另外的配件,就可便于放置且稳定不会任意移动。蒸煮时,集热体可将瓦斯炉的热源集中,以增进加热作用,关掉炉火后,集热体可将已集中的热源有效保留住,而具有持续保持加热温度的续煮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习用瓦斯节能器须以扣夹来固定,而产生不便于使用且构件多、制造成本高等缺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二)。
其中:
集热体10 镂孔11
突体12 置放槽13
凹部14 凸部15
瓦斯炉20 炉架21
锅具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集热体10,该集热体10为可有效吸热、不致于迅速冷却的吸热材料,该吸热材料通常开有多个镂孔11,以供炉火于其中燃烧并增加吸热面积,该集热体10底侧具有多个突体12,藉该突体12界定出多个置放槽13。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将集热体10置放在瓦斯炉20的炉架21上,而将锅具30直接置放在集热体10上。
于蒸煮时,集热体10可将瓦斯炉20的热源集中,以增进加热作用,关掉炉火后,可将已集中的热源有效保留住,而具有持续保持加热温度的续煮效果,特别是藉置放槽13置放于炉架21上,并藉突体12与炉架21的相互卡合达到止挡作用,无须另外的配件,就可便于放置且稳定不会任意移动,改善了习用瓦斯节能器须以扣夹来固定,而产生不便于使用且构件多、制造成本高等缺失。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中,该集热体10上侧包含一弧形的凹部14,用以配合弧面形锅具使用,使锅具30可以稳固地置放在集热体10。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集热体10下侧包含一弧形的凸部15,用以配合瓦斯炉20炉架21的形状,使集热体10更能稳固地置放在瓦斯炉20的炉架21上。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镂孔11包含有浪形的内表面,以更增加吸热面积,增进集热体10的吸热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慧娟,未经陈慧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2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