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用载波来驱动灯串的LED封装结构及其驱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2142.2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 载波 驱动 led 封装 结构 及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LED封装结构,此LED更特别为一种运用载波来驱动灯串和/或显示屏且内部包含有驱动单元的三原色LED的封装结构及其驱动单元,可应用于各种的LED显示屏或灯串及特殊光影的显示效果。
背景技术
习知全彩LED,为能达成各种颜色的呈现,所以每一颗全彩LED封装结构中,包含有红光(R)LED芯片、绿光(G)LED芯片及蓝光(B)LED芯片,以利用红光(R)、绿光(G)及蓝光(B)三原色光来混合出千变万化的光线色彩,但是因为各种光色所需求的RGB三原色光的比例都不同,故全彩发光二极管10都需要外接搭配有限流电组及驱动单元,来有效精准的控制RGB三原色的混光比例。
目前习知的作法虽有以驱动单元、红光(R)、绿光(G)及蓝光(B)LED芯片(LEDdice)封装成一全彩LED结构,此全彩LED结构可大幅缩减与彼此邻接的全彩LED的间的间距,但是这样的全彩LED结构则必须包含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频率讯号输入端及频率讯号输出端,以及控制讯号输入端及控制讯号输出端,在这么狭小的全彩LED结构上却要设置这么多的接脚,将会影响整体LED的生产及运作良率,故如何将全彩LED及驱动单元进一步加以整合,并有效节约整体的空间运用来简化成为最精简的尺寸,实为一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如前所述目前虽已有技术揭示有将驱动单元封装入全彩LED的技术,可有效解决前述习知技术运用印刷电路板的缺点,并有效的缩减空间,提高全彩LED的密度,但此全彩LED结构中,内部仍包含有多数的工作组件且接脚过多,所以生产良率及工作效率皆不佳,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求进一步改善,揭露一种运用载波来驱动灯串的LED封装结构及其驱动单元,其目的在于达到LED特有多样花色特性又维持其利用自动化机具量产的生产方式,同时采用电源线来同步传输信号,并以特有的编译码方式实现信号传输控制灯光变化的各式效果,同时减少习知全彩LED封装结构中,组件过多及接脚复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运用载波来驱动灯串的LED封装结构,该LED设置有一红光(R)、一绿光(G)及一蓝光(B)芯片,且该红光(R)、蓝光(B)、绿光(G)芯片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LED更包含有:
多组接脚,该接脚包含一电源输入端及一回路端,而各该接脚更包含一延伸部;
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及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黏贴固定于该LED封装结构内部,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的第一电极与该电源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由该电源输入端接收一工作电源及一控制讯号后,对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产生控制,再将该工作电源及该控制讯号透过该回路端传出;且该驱动单元更以一金属线与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的第二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该接脚更包含一电源输出端,而该电源输出端更包含该延伸部。
进一步,该工作电源及该控制讯号更透过该电源输出端传出。
进一步,该驱动单元更包含有:
一编码器,该编码器用以产生该LED的一网际协议地址(IPAddress);
一工作主体,该工作主体与该编码器连接,该工作主体用以接收该控制讯号后调整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的混光比例;
一内存,该内存与该工作主体连接,该内存用以储存至少一个邻接该LED的网际协议地址(IPAddress);
一频率产生器,该频率产生器与该工作主体连接,该频率产生器用以产生一振荡周期并与该邻接LED同步。
一种运用载波来驱动灯串的LED封装结构,该LED设置有一红光(R)、一绿光(G)及一蓝光(B)芯片,且该红光(R)、蓝光(B)、绿光(G)芯片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LED更包含有:
多组接脚,该接脚包含一电源输入端及一回路端,而各该接脚更包含一延伸部;
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黏贴固定于该LED封装结构内部,而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更黏贴固定于该驱动单元之上并与该驱动单元形成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由该电源输入端接收一工作电源及一控制讯号后,对该红光(R)、绿光(G)及蓝光(B)芯片产生控制,再将该工作电源及该控制讯号透过该回路端传出。
进一步,该接脚更包含一电源输出端,而该电源输出端更包含该延伸部。
进一步,该工作电源及该控制讯号更透过该电源输出端传出。
进一步,该驱动单元更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金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2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喇叭口排屑管
- 下一篇:棘爪防松式高精度微调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