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及其重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2639.4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阳;张雄水;施峰;梁曦;顾金顺;林清意;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整性 检测 装置 及其 重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介于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之间的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及其重锤。
背景技术
桩基的完整性检测是桩基安全工作的保证,为建筑提供极重要的安全保障。目前,基桩检测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载力检测法,另一类是完整性检测法,完整性检测法中目前常用的有: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同时也用于承载力检测)及低应变法检测法。这些检测方法各有其适用条件。钻芯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法适用于灌注桩,而这两种方法以及高应变法成本都比较高,很难要求工程采用它们进行普查,而低应变法成本低速度快,但由于激发的能量很少,局限性强,对长桩、大直径桩的检测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很大的推测成分。
本实用新型是介于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之间的一种利用中等能量激振产生的应力波对桩身完整性检测一种检测装置及其重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能通过中等能量激振产生的应力波对桩身完整性检测,达到既可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桩基质量普查,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桩身质量和桩底性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数据采集分析仪、重锤、重锤支撑架以及复数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重锤的锤头为半球状,且重锤重量不小于50kg,所述重锤可摆动地吊设在重锤支撑架上,并位于基桩桩头的上方,所述复数个加速度传感器对称地安装在基桩靠近桩顶的外侧面处,并且连接所述检测数据采集分析 仪。
进一步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距离基桩顶面10±1cm。
进一步的,所述复数个加速度传感器均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所述检测数据采集分析仪。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支撑架包括一水平横杆、两个支点、引向导管以及一脱钩装置,所述水平横杆由所述两个支点支撑,所述重锤通过引向导管吊设在水平横杆上并用脱钩装置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的锤头是工程塑料锤头,所述重锤重量还不大于200kg。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的重锤,能通过中等能量激振产生的应力波对桩身完整性检测。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的重锤,重锤的锤头为半球状,且重锤重量不小于50kg。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的锤头是工程塑料锤头,所述重锤重量还不大于200kg。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重锤的锤头为半球状,不会发生偏心,且能减少高频干扰,重锤重量最小为50kg,依据桩长度、直径的增大,还可加大重量,因此比一般的低应变法检测更全面准确,又比一般的高应变法检测的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度传感器对称地安装在基桩靠近桩顶的外侧面处,既不用挖开地面进行安装,还可有效防止损伤传感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桩完整性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数据采集分析仪1、重锤2、重锤支撑架3以及复数个加速度传感器4;所述重锤2的锤头22为半球状,且重锤2重量不小于50kg,所述重锤2可摆动地吊设在重锤支撑架3上,并位于基桩A桩头的上方,所述复数个加速度传感器4对称地安装在基桩A靠近桩顶的外侧面处,并且连接所述检测数据采集分析仪1。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的安装位置与基桩A顶面的距离h=10±1cm,即9-11cm为佳。
所述复数个加速度传感器4均通过快速接头5连接所述检测数据采集分析仪1。这样检测时同时在2~3根基桩A上安装好加速度传感器4,在检测时,通过快速接头5轮换拆装不同基桩上的加速度传感器4与所述检测数据采集分析仪1连接,进行检测。
所述重锤支撑架3包括一水平横杆31、两个支点32、引向导管33以及一脱钩装置34,所述水平横杆31由所述两个支点32支撑,该两个支点32可以是机械支点,也可以是人工支点,所述重锤2通过引向导管33吊设在水平横杆31上并用脱钩装置34限位。
所述重锤4较佳的可为工程塑料锤头,以降低对基桩桩头的损伤,且锤头22为半球状,重量中等,敲击时不会发生偏心,因此,不会引起基桩A桩头大体积破坏,也不会破坏到基桩靠近侧面处较深范围内的混凝土。另外,为保证检测速度的快捷,还可限制重锤重量不大于200kg。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2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缝计阻尼式预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工程桩头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