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门锁空转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2948.1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克军 |
主分类号: | E05B63/04 | 分类号: | E05B63/04;E05B47/00;E05B47/06;E05B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14 山东省济南市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门锁 空转 把手 | ||
1.通用门锁空转把手,是由门外把手(4)和外壳(1)以及其内零件组成,其特征是上锁后把手(4)空转,开锁时把手(4)可以带动锁舌(8)伸缩,中心轴(3)一端连接门外把手(4),另一端连接外壳(1)内的主动轮(2),主动轮(2)是一个圆周带齿的齿轮,并且与中心轴(3)成为一个整体,在主动轮(2)的一侧是一个套在中心轴(3)上的从动轮(9),从动轮(9)只能在中心轴(3)上转动但不能轴向活动,从动轮(9)为筒状,主动轮(2)与从动轮(9)之间的传动连接是利用一个球体(5)实现的,并且在从动轮(9)的下方是一个固定在外壳(1)上的半圆凹板(15),与中心轴3同轴心,在球体(5)的下方是一个可以上下活动的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上端时,球体(5)的一部分在主动轮(2)的齿内,另一部分在从动轮(9)的开口处,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下端时,球体(5)从主动轮(2)的齿内和从动轮(9)的开口处脱离,自由下落到达半圆凹板(15)开口处下方的空间内,机械锁内控制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的是钥匙(19)带动凸轮(20)实现的,电子锁内控制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的是电子锁开锁信号控制的电机(7)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主动轮(2)齿轮齿形的大小能够放入球体(5)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从动轮(9)开口处的大小应大于球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上端是开锁状态,到达活动范围最下端是上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从动轮(9)与锁舌(8)之间的传动是利用锁舌(8)上的带齿部分(13)与从动轮(9)上的带齿部分(14)啮合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半圆凹板(15)在从动轮(9)下方开口位置的下方开口,在此开口的下方是上下活动滑块(6)的活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上下活动滑块(6)在活动范围内到达最上端时,上下活动滑块(6)的上平面与半圆凹板(15)开口处的上平面齐平,当到达最下端时,球体(5)落入其空间内,球体(5)的上平面与半圆凹板(15)开口处的上平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电子锁内推动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的是电机(7),电机(7)轴上的外螺纹与上下活动滑块(6)上的内螺纹配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机械锁内推动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的是钥匙(19)带动凸轮(20)转动实现的,凸轮(20)转到最高点时,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高点,凸轮(20)转到最低点时,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低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中心轴(3)与主动轮(2)成为一个整体,是指固定在一起以及采用方孔、键槽的方式套在中心轴(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克军,未经张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29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落玻璃盘微波炉
- 下一篇:安全节能大锅灶